我已授权

注册

“创新投资之路--‘海外+创新’”

2019-09-07 15:25:30 和讯基金 

  9月6日,由雷根集团发起的“2019中国金融e家合作伙伴峰会”在上海陆家嘴(600663)凯宾斯基大酒店举行。本届峰会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 融汇全球投资机遇”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众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精英、学界泰斗,和力共谋发展,挖掘全球化的合作机遇,“坐而论道”分享经验,“起而行之”探寻全球金融变革带来的新动力(310328)和新契机。和讯基金参与全程直播。

  在圆桌讨论环节,香港东英资管高级副总裁吴珊女士、雷根国际证券董事及负责人付鸣先生、阿托雷斯基金行政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凯雯女士、AIMA(另类投资管理协会)董事总经理吴帆先生、星展银行杨文先生围绕“创新投资之路--‘海外+创新’”的主题进行讨论。

  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珊:非常感谢雷根集团邀请,今天借用一句话贵人出门多风雨,虽然外面雨这么大,但雨对金融行业是很好的象征,首先我对自己做一个介绍,我来自香港东英资管投资关系部的负责人叫吴珊,东英资管是隶属于香港东营集团下面一个资管平台,主要业务是跟很多内地私募合作,帮他们在海外展业产品落地,因为我们定位关系跟非常多金融机构有合作关系,在座几位嘉宾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主题是刚才胡教授分享宏观经济主题之下,探讨一下金融专业机构在实操更加微观层面有什么机会机遇可以去挖掘,尤其在海外这块。虽然刚才主持人也对在座嘉宾做了介绍我更愿意他们提炼一下从他们角度来说,自己所经营的业务还有他们自己负责的范围主要是什么,先有请付总做一个介绍。

  付鸣:雷根国际就是在雷根集团在香港负责海外的投资,旗下除了证券公司之外,还有资产管理公司也有香港信托业务,现在着手开展香港业务,我们主旨希望可以为海外资产需求提供一个平台,帮他们做资产配置,这里不仅仅是证券这块,就像刚才说到也有基金管理公司,希望可以为需求客户提供一个全方位也是贴身的量身订作的理财方案,过去国家政策福利把机构往外走出去,私有是切实的需求,这也是香港成立的背景。接下来我们通过可以通过几个公司之间跟国内雷根基金有一个宣传效益,就像董事长说的希望做金融科技平台,金融e家,可以把全部服务串通,可以让投资者资产无论是配置或可以享受二次流转有更好付出,我们希望拓展这样的业务。

  张凯雯:大家好,我是中国地区的负责人,我们这是一家为全球资产管理提供全球化服务平台,我们在大中华有十年历史,包括我们在上海跟香港也有分公司,我们在过去十年当中,好幸福可以赶上离岸市场,一级和二级市场包括私募股权、对冲基金方面增长,跟很多在案资产公司合作,帮他们一起发行他们在海外第一个美元基金产品,我们很幸运在未来五年十年跟大家一起成长和发展。

  吴帆:感谢主办方邀请,第一个我们比较特殊,我们是总部位于伦敦,全球最大一家服务于业内投资管理人的行业协会,我们的会员包括比较多样化的会员,包括在座很多机构可能都是我们的会员或合作机构。应该来说我们有两个主旨,第一个结合我们的会员资源包括全球主要管理人,像贝莱德,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政策管理和落地,第二个结合会员资源包括全球大型券商UBS协助会员全球范围内拓展他们的业务,这是我们见证过去三十年对冲管理人策略发展,在中国已经有五年历史,我们和中国监管机构展开了积极合作,我们14年跟中基协签了合作协议,在17年跟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签了很多合作。第一个协助外资进入中国,第二个中资管理人保险公司,公募私募走向海外,这是简单的介绍,待会我们再交流。

  杨文:大家好,我来自新展银行证券和信托服务部,很高兴今天下午在这里跟大家见面也分享一下我在过去工作当中所遇到的或观察到的东西,对我个人来说,我很庆幸我参与到中国最重要一个项目就是QFRQF,当年UBS通过花旗中国第一单业务,我是坐在花旗中国业务团队里面,帮它在中国第一单QF投资,所以在这么多年经历成长过程当中的确观察到了很多,也跟市场上国内很多机构券商基金公司甚至私募朋友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很愿意回答大家海外投资者如何看中国这样的问题。我现在在新展中国领导他们证券服务部,特别我们跟雷根集团有了新的合作,在7月份已经支持雷根香港提交了它的RQF申请,我们作为它的服务银行,谢谢。

  吴珊: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圆桌主题是创新投资之路,集中在海外和创新两个方面,嘉宾本身经验既有帮助中国金融机构往外走,也有帮助海外金融机构往内走的双向过程。第一个问题围绕在海外,中国私募证券或股权基金在海外策略上面有没有什么创新点?如何去从不同策略定位吸引海外机构,大家可以从这个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观念,谢谢,请吴帆总先分享下。

  吴帆:中国在座可能都是市场主要参与者,简单来说从2010年中国股指期货挂牌宣布私募基金进入对冲时代,后期公募基金也可以交易估股指期货,我们现在一个现在,中国随着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包括后面期权原油期货,围绕中国资产各类策略,基本在国内都逐步推出和运行,这个有了在国内市场不断地实践各种海外策略,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单一的产品,或单一产品或单一币种简单的国内版本,随着深港通沪港通大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大的特定品种,海外已经可以部分复制国内,不能说完全复制,部分复制国内策略,我们看到很多管理人从单边综合策略出海,扩展到向宏观、市场中心、宏基套利比较复杂的策略。中国管理人已经完成从单一策略到多样化策略这样的过度,觉得这个时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下一个阶段随着更多产品推出,随着产品精度和广度实践更多管理人会迈向新的一步。

  吴珊:产品的精度和广度,哪个是短期着眼点?

  吴帆:第一个刚才我有一点没有展开,随着市场的阶段,从过去几年包括单边策略发展比较迅速,A股第一个两三年前,包括16年、17年又是相对大盘股比较收益的环境,单边策略表现非常好,从目前阶段包括全球市场地缘政治和格局变化,包括一些对冲策略或产品会收到投资者欢迎,对于下行市场风险保护。无论在境内和海外,这方面产品会收到欢迎,围绕这个产品策略开发和应用,因为投资者需求比较多样化,有的银行资管会要求回撤在3以内,最多不能超过5,海外可能会要求宽松一点,但也希望是可控的回撤,根据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策略投资者会诞生,围绕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海外同行做的比较多的收益互换,其他方面会不断运用到中资管理里面去。

  吴珊:我的日常工作的确有一部分跟投资人打交道,刚才讲到关于策略上进一步创新或发展策略,肯定是机构投资人很看重的一方面,另外他们做净调也会看基金架构和运营水平,另一个问题是和这个相关的,在海外机构投资人要求为主导情况下,监管条件有很多挑战情况下,其实需要做好怎样的准备?

  张凯雯:这个问题挺好的,我们看到中国在案基金跟离岸基金,在架构和投资人要求底下蛮不同的,游戏规则挺不同的。我分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投资回报,中国本地人回报看的回报会重一点,要求五到八个百分比的回报,平均来说,可能海外投资者看回报时候不单单是在看回报率有多高,他们看的重点放在稳定性方面,他们要求不是一个很大的回报,他们宁愿我只需要一个比通胀高一点点的回报就行了,不需要达到8%的回报,他们可能不愿意付出那么大的风险得到这样的回报。他们不单单要求策略性的汇报或策略方案,他们看的是对基金经理或基金期望也不单单在回报率身上,他们可能会整个资产管理公司对社会责任对环保要求或对基金里面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怎样的,所以海外投资人看的几年出过投资方向,他们对这方面有要求在里面。

  吴珊:从基金角度来讲,行政管理和服务方面,其实机构投资人会怎么看?对于行政管理人在基金重视度是怎样的情况?

  张凯雯:角色方面来讲,管理人在基金里面角色很大部分有一个运营监控的角色,包括反洗黑钱检查,资金来源检查,整个基金运作架构流程怎么样我也做过一些比较国外很大机构投资人,他们去决定投某一个基金时候,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行政管理人填一份纸的调查,包括全球用的系统是什么,灾难发生时候我的措施是怎样的,基金某一个部分的估值是怎么做的,他们也会看得很细,他们甚至要求会面或电话会议了解我们做估值报告如何做的,因为他们很重视的是独立性和公开性,透明度的报告。

  吴珊: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大家对行政管理人这个角色没有那么了解,在内地往外包是很好的类比身份,在海外需要三方机构做净值核算包括投资人的KYC这个决策很重要,是有一些关联度,所以在净值上面当时确实没有特别好地反应到基金真实净值等等。第三个问题想问一下雷根国际的副总,其实刚才也有讲到基金策略方面东西,雷根国际在海外可以提供交易支持也可以做投资标的,包括衍生品基金更广泛的一些支持,您这边看到中国海外美元资产在海外投资标的上面有什么趋势是你近期观察到的?

  付鸣:我们作为服务供应商角度来看,我们感觉私募基金其实是蛮滞后的,这个前期也是刚刚她提到的,自从开放这个政策以后,国内投资者对海外非人民币资产越来越重视,这个前提其汇改以来,如果你想获得比较好的配置,肯定是海外一些非人民币资产比较好一点,同一时间在短短几年内国内的私募进步很快,快的程度就像以前比较单调的花头,基金来做,现在基本是希望做得到全天候多策略的做法,看这里就六个字,其实说起来是很复杂的事,全天候代表做全球的交易,多策略代表资产不仅仅是股权配置,有可能是债券、固收、房地产,多种多样什么都有。我们做供应商有时候就要融合一些公司形成资产配置,我们配合是比较多很多故事要做的,包括我们怎么交接通上手如何跟海外供应商做对接,其他时区还有其他券商跟我们合作,你找到交易对手也要找交割对手。不同产品有一个中央结算,线上交易完就线上交割,也不一定,期货有期货的做法,从服务供应商做法要配合前面的私募基金。这几年我们看到需求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大。香港这边我们海外点,这个配合也是要递进,常常要找新的方法做配合。

  吴珊:刚才聊的更多是从内往外走,现在想聊反方向回来,今年年头提到QFR政策,落地本地产品之外,在整个QFR大框架之下,中国机构有什么发展机会,尤其跟外资合作,这个可以问一下新展银行的杨文总。

  杨文:如果大家注意到的话,证监会在今年3月份结束了RQF社会法规征求意见,在新的征求意见稿里面在做私募朋友们没有去看的话,建议大家花一点时间看一下,在稿里面明确提出一条,今后会翻开RQF投资范围,扩大到其中一条是允许海外RQF做投资,可以投资中国境内私募公司私募产品,这跟之前有极大的放开,对于中国私募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机遇,从很简单一个语言来概括,大家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大,一个新的生意伙伴和投资来源今后将有国际上有实力的QF和RQF机构,之前海外QFR对国内私募产品有相当研究,对国内精品产品都是非常关注,有一些产品在收益率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对这些高水平的产品是有投资需求的,在这一个新的法规前提下,对私募公司来说,您就有新的生意来源和生机,这是很实在一件事情。

  吴珊:您指海外资金通过QFR进来之后给中国私募新一类型投资人资金,是吗?

  杨文:对,如果大家了解RQF法规的话,在现行法规下面来说,允许投资除了在二级市场做正常股票买卖之外,主要投的是公募资金产品,还有券商做的理财产品,新法规放开之后,直接把国内私募产品放入可投资范围,如果您的私募产品有足够的实力会有新的投资业务机会。

  吴珊:您有一个大概方向,比如他们看重要私募管理人,有什么偏好,比如对管理人自己本身团队投资流程有一个大概方向吗?

  杨文:可以这么说,通常来说,海外投资者,不只是简单地依照国内做法按照收益率高低排名,就买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不完全如此,其实海外投资者对于一个私募公司内部管理结构治理结构也有很高的要求,假设您这家私募公司接下来新法规之后收到了海外投资者净调要求,会很自然地发现海外投资者在一些方面有要求,第一你的投资实力研究实力还有风控管理能力,还有您的业务与周边一些机构合作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海外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他需要的是一个综合实力平稳,不错的公司而不是简单买一个百分之二三十收益率的产品,这个理念跟现在国内投资理念完全不一样。如果大家私募朋友们在接下来这一方面有规划,需要回过去看看咱们在公司经营理念,在哪些分析还是做得不到位,是有时间要进行一些提升。

  吴珊:谢谢,我想追问一下吴帆总,您跟海外大的机构资方沟通很多,您这边有什么补充点可以分享的吗?

  吴帆:包括之前杨总提到QFR改造办法,我们跟监管部门讨论过多次,也提交过很多草案,在监管法规落地之前。我们感受也是接触了很多海外大型养老金,他们对于中国资产报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我们的会员,大型管理人同样策略在海外管理的大概收益,可能只有2%,在国内同样设备跑下来,可能到10%。反应了两边市场包括投资人结构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波动率,国内和海外收益差异蛮大的,另外一块我个人也总结了一下,国内收益比海外高有几点。第一国内是一个转型的市场,新兴加转轨,这个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有结构性的机会,过去十年以苏宁电器为代表的业务模式包括网络经济,总有龙头出现,也有很多十倍甚至更多收益,这个是给我们管理人参与市场提供了很丰厚的回报。17年数据全球收益超过公募基金排名前二十名大概14支来自中国策略产品,说明随着市场发展,中国资产会不断地被全球投资人所采纳或认知,我们跟主要机构MCA罗素都有很多讨论,随着他们A股到了他们相关的指数,不光是投资人指数发生变化,投资人养生金也是以指数mca权重编制的,他们指数也会发生变化,只是配置不同产品而已,相信他们未来会增加中国管理人的策略。

  吴珊:我也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看过海外资方调研报告,平均来讲对于中国相关资产配置大概可能只占到当前单位数比如5%左右,如果要跟MCI罗素来走,比重一定要加上去的,接下来我想再问问私募出海这样的问题,尤其张总这边跟监管打交道比较多,如何熟悉海外和内地不太一样的监管条件不太一样的情况?第二个问题是追加的,刚才已经开头了,讲了海外机构兴趣点在哪里,这两个问题请吴帆总分享一下。

  吴帆:第一个,我觉得出海,我们协助了我们很多全球会员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比如美国亚洲、欧洲去美国,确实不光是欧盟体系和中国文化体系非常大,美国之间文化差异非常大,欧洲有一些法案以及很多架构,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区别,统一有通行证的安排。任何一个管理人都要了解当地的监管法规这肯定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决定进入这个市场需要怎么做,需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参与者,我希望去某一个策略产品跟当地渠道赶快合作,还有从零开始,一步步完全以我产品适应当地环境特色产品打造。先出海香港是快速一战,以香港市场来看,我们做过统计,排名超过前三十名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五十亿的私募基金,应该说95%在香港拿过相关牌照,都有相关业务布局,现在年数也都不少了,我们也跟很多人做过深度交流,我们感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业界进入一个市场是否可以一炮打响或一鸣惊人,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大家思考和探讨,可以提两点想法,第一个差异化,目前其实在海外跟国内市场最大差异点不同在于海外衍生产品比较多,我可以24小时找相关的市场,过去接触中资管理人都是老朋友了,有些可以做比较复杂的统计套利。这个在国内没有这样的环境,出海以后,第一个把中国股票加进来,可以提供一个比较高的收益来源,第二个用一些统一套利方法去做一些策略优化,我们相信这个可以体现它基于中国市场了解和海外工具多元化的了解,把其他管理区别开。目前在募资方面也是有比较好的区分度,从单边策略来看,包括公募基金还是以多投为主,我们统计过,无论是CPI还是亮化还是宏观策略,能做得在海外投资比较有特色其实不多,这方面来说只要有一定的经验,都可以往这方面多做思考。现有管理人可以增加基金配置或其他方面增加投入,并不是管理人就是固定管理一个产品,海外都有大的管理人管理不同基金产品,这是一个思考方向。

  吴珊:在座各位台下听众朋友们应该是有一个雷根的群,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把问题打到群里面,如果现场任何地方感兴趣都可以举手,我们有一个沟通交流的环节,这是圆桌的意义所在。再回到运营方面,海外常规理解投资和运营比重同样重要,我也知道IPAC协助过基金人参与过竞标,请张讲一下。

  张凯雯:我们做LP净值调查,刚才很多嘉宾也分享过,他们看的是整个流程监控或管控风控是如何做的,包括不同合作方、行政管理人流程是怎么样,他用的海外律师团队是怎么样,也包括了你是一个私募股权基金,底下每一个项目回报率怎么计算出来,估值怎么样,在基金遇到极端性的情况下操作怎么样,所有这种问题都需要在基金经理在现有基金把最好和最坏的情况想好,把每个细节放到资金发行人的考虑里面,很多是投资人追踪权利,他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可以赎回。你的基金策略流程风控最重要一开始跟你的律师商量好,你的架构怎么写的,LP的权益怎么写的,因为要保证LP权利或整个基金透明度怎么样,这是挺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会看到基金好的时候没问题,大家都挺开心赚钱了,如果有基金环境很差情况发生,那个时候LP真的会看一下PPM或基金有什么是违法的,你的策略里面没有说可以投到私募股权类的产品里面,他发现你原来有这支产品,他都可以做出投诉,产生很多法律上的风险。

  吴珊:刚才张总讲的是风格漂移类的,内地基金也是需要有预警的东西,海外也是很看重这些东西。下面我想问一下,现在内地出海机构里面,咱们策略方面刚才吴帆总讲的各种策略变化很多,从券商角度来讲,如何更好地支持出海私募点,针对他的角度从券商更好地处理好交易环境?

  付鸣:其实刚才我们谈过,现在基金出海越来越多了,换句话说竞争也很大,我们作为主要券商,如何服务私募基金,第一要有一个好的系统一个平台,到底你有多少交易燃烧可以上架可以让他们选择,就像大家讨论的国内私募基金策略越来越多,交易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你的系统是否有足够的产品,交易对手让他们实行他们的策略,这个很重要。另外第二是交易成本,国内私募基金可以出海都是十亿美金以上的基金,交易成本对他们是很大的考量。有时候我们在香港平台或国外股票跟国内A股不一样,交易收费还是有一点昂贵的,如果可以通过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对他们来说是不错的服务,因为我们都说在国内要融资相对国外成本很高。就看券商费用上面是可以提供比较便宜的融资,让国内的私募基金如何便利,它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发挥他们的策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国内私募基金对放杠杆有很大的需求,无奈在国内融资成本是非常高的,回到我刚才说的如果在国外可以找到好的资源会支持他们去做融资业务,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便利。

  吴珊:我们观察下来,如果海外最大好处就是交易市场更广泛有很多策略可以尝试,之前跟美国一家机构有沟通,想往中国走也在申请额度我想追问一下,从咱们跟外资做QFR项目外资机构来讲,您看到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有什么集中性的特性,在座台下中国私募伙伴也可以知道第一波想进来这些人,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人?

  杨文:其实现在大家来看,已经批准的QRR符合标准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已经来得差不多了,现在在最近进入到RQF申请当中真的有一种倾向,是一些比较中小型的投资机构,在这些中小型投资机构来说,多少都有一些中国私募背景,现在是最近一些投资的情况,这些新的rqf来源,对于原来现有的rqf来说,做私募朋友来说需要盯住长线投资人,比如养老基金而不是投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他真的需要稳定有收益回报风险可控的收益产品,他们也需要对他后面的投资者或参与者有一个业绩交代,他们的风格跟投行风格有很大差别的,对于中国私募朋友来说,您的关注点可以落在这一类型投资机构或许你下一波生意来源,收到的盈利就来源于这类投资机构。

  吴珊:我们之前打交道的机构也是蛮有意思,美国那家机构做交易业务起家,他们想投入RQF来做想做投到中国私募,这个跟杨文总讲得很像。

  杨文:对,从另外一种情况来说,也看到一种趋势,咱们都知道私募公司在新加坡和香港都有子公司和相应的子公司,比如在香港拿了九号牌,对于现在RQF新规则变化,海外的RFQ可以回过来投资于境内产品,对于中国境内产品,有九号牌在相应运营或许就是另外一个机会,很实在这么说好了,香港九号牌这个机构,它与很多国际机构竞争,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您的募资投资都不如常年已经在新加坡香港打拼多年了,新的Rqf仿佛真的给这类公司有一个生机。香港九号牌的公司申请rqf拿出去给外国香港投资人展示的产品不再是香港九号牌在香港市场上的投资业绩,而可以把中国母公司私募精品产品拿出来呈现给海外投资者,因为香港九号牌公司申请之后可以做一个,回头可以申请自己母公司或中国大陆比较靠前实力好的私募产品,你做了这个产品有助于提高你在香港市场的募资和竞争能力的,这是目前在最近几个月看到新的趋势,如果在座一些私募朋友们,真的关注这一点,希望更多了解的话,也可以私底下找我谈一下这个问题。

  吴珊:募资想问一下吴帆总的看法,对于自己内地资金看法,这两种募资您有什么看法?哪个更容易做,还是互为补充还是此消彼涨?

  吴帆:我觉得或有裨益,我们做过统计一部分投资人只有美元基金没有境内产品,也许有一部分这样的投资人,大多两地持有牌照,另外我们看到更多现象是中资管理人国内市场做得比较大,有了一定资源到香港新加坡拿牌照,建立业绩跟投资人接触,这也是一个过度方面,区别在于第一个海外投资人对于考察是比较全面,从公司结构包括你的计划,公平交易以及一系列原则,周期往往比较长,从第一次访谈到问卷到最后给你发录取通知书,经历一般会跨越一年起步,有的周期是5到9年更长的时间段。有不同类似不断地筛选考察跟踪你的长期业绩,特别能拿到高质量海外养老金或家族办公室基金,有的家族办公室也不大,反过来说国内公司是非常好的,说明你通过海外比较严格复杂的筛选标准,国内募资跟国内资管或银行谈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说明在这方面达到比较高的国际化水准,虽然不能叫海外开发再返回国内赢得一片酒香,但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说明。

  吴珊:我有一个补充,公布了一系列问卷DDQ,其实是很标准的版本,如果大家去它的网站看的话,把整个基金运营风控投资都做拆解,这个是给机构做净调时候用的,很多私募管理人,我先做一个很详细的版本再针对以后机构添加一些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外资有什么喜好或问什么问题,拿DDQ参考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今天我想看一下在座各位嘉宾有什么想和台上嘉宾互动的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举手问一些问题,如果没有的话台下做交流也挺好的,如果有的话请举手,看来大家比较愿意在台下做一对一交流,我们用最后一个问题总结一下圆桌。我还是想紧贴圆桌主题海外和创新。我希望每个嘉宾给我一句话或相对短的描述做一下海外跟创新展望和预期,你们认为发展点在哪里创新的地方在哪里,可以做一个总结,谢谢。

  付鸣:只有一句话,我的总结就是非人民币资产的资产配置。

  张凯雯:我觉得在国外国际发行,大家可以看一下ESE发展,欧美国家已经在路上走了。

  吴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话就是机遇就在眼前,因为从过去几年来看,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一直是全球资管最活跃的市场,A股慢慢加入mci一定是热门的市场,抓住眼球的市场。

  杨文:我的想法很简单,随着国家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现在这个时点来说,可以说对国内私募管理人来说,真的是新的业务起点。

  吴珊:大家听到圆桌精华了,如果会后有兴趣大家可以到圆桌跟嘉宾做一对一交流。

(责任编辑:任刚 HF008)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