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黄震:防控风险进入关键之年 六个维度加强个人风险防范能力

2019-03-16 15:51:27 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3月16日,由北广控股集团主办的“创新融合 智投未来”2019年经济论坛在上海盛大举办。本届论坛邀请知名专家,聚焦2019年经济预判和风险防范等热点,围绕独立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和讯网参与全程直播。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围绕“新周期、风险防控与资产配置”作主题演讲。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

  黄震表示,防控风险已经进入关键之年,从目前来看,人类进入风险社会,金融风险尤为突出。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风险管理,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互联网风险,也就是说风险在成倍放大,除了互联网金融以外,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安全问题实际上比互联网金融更加严重,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黄震建议尽量选择在法律框架比较完善的领域做投资。

  另外,黄震提到目前金融风险管理的四大法宝包括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公安等部门的公众数据,反欺诈名单一级爬虫引擎打捞的数据,而风险防控最大的难点之一在于风险管理的评估和匹配。

  黄震表示,对于个人来说,可以从六个维度加强个人风险防范能力:了解金融政策信息,注意产业政策动向,警惕市场动荡,评估交易对手风险,掌握智能风控,严防法律合规风险。

  资产配置方面,黄震表示,银行存款方面,出于流动性考虑,可以考虑作小部分投资以备不时之需;值得注意的是,黄震强调未来数字资产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数字金融将是未来长期发展趋势。而在中国这个关系社会中,投资自己与投资社会关系则有更大的前景。

  以下为文字实录:

  黄震: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非常荣幸再一次来到上海交大跟大家做交流。这个选题,我觉得就像刚才谷院长说的,非常有价值,这个时代,是一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智慧适应的时代。所以我们在座的都在追求智慧。面对这一场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必须寻找新智慧。

  这种千年变局是一个非常大的周期。我标题是新周期,这个新周期,到底是在哪个维度上来讲?我想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是抢这个千人这个长度,顶多五年十年就很不错了。

  我们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周期的研究的。这个五十年、一百年,这是大家经常会思考的。十年五年也是常用的。其实一年有四季,一周有月亮的阴晴圆缺等等这些都是周期。我想这个作为经济,我们今年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新周期,那就是防控风险,金融关键之年。所以我们把这个防控风险和周期结合起来思考,再来看看如何配置我们的资产。

  我的基本情况,其实今天我是班门弄斧,大家都是投资财富管理的高手,而我是从法律方面切入,来研究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这些新兴金融的一些现象,发现越是新生事物,大家在追捧的时候,风险就会越高发。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我是中国最早和我们许老师一起倡导互联网金融的学者,互联网金融发展越快,也就出现鱼龙混杂,甚至浑水摸鱼的,各种乱象出来了。于是一大堆的骗子,骗局丛生,风险事件不断爆发,因此我不得不去面对这些风险的考虑。

  开始的时候,我们在琢磨是要先发展再规范?后来发现等不了了,要边发展边规范。现在我们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人说要先规范再发展。大家看到先规范再发展其实是很难的,这是关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的教训。在这一场大变局之间,科技带动金融的发展,无疑成为中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一个主要的推动力,新动能。但是风险的因素可能会让我们因为普惠金融,可以触达到我们每个人,从而风险会使我们每个人都连带起来,并且会发生蝴蝶效应,说不定哪个地方,一个蝴蝶翅膀振动一下,我们可能每个人卷入一场风暴,这是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的。

  我想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风险的周期以及在这个风险防控策略下面的我们怎么样做一些投资的思考?

  首先是直面风险的挑战。应该说全球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全球的风险社会引起的种种变局,都让我们始料未及,所以被称之为黑天鹅。另外也有一些风险已经累计多年,眼看着它离我们越来越近,可是我们却束手无策,这种风险我们把它称之为灰犀牛。还有一些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必然会转换出来的,被称之为明斯基时刻,也就定在那里了。像这些周期,都最终关键的指向都是以金融风险为主要的出口。

  今天的周期,我原来在中央党校讲过,是五层周期叠加。我们人类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有自然生态的风险,有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有社会关系的风险,有政治的风险,还有我们人们心灵的风险。现在我们很多人精神上,每天在焦虑、动荡之中,靠卖焦虑已经有人发财了,这是一场对于我们心灵风险的大的挑战。

  当前三大风险,黑天鹅,有人说出现了黑天鹅湖,因为黑天鹅频出的领域很清晰了。我们现在经济金融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它被称之为普惠金融,用移动端跟我们每个人相连在一起,所以这个中间有一点点的变化,可能就会引发我们每个人的风险意识,引发我们的经济走势,甚至引发更大的社会事件。

  昨天晚上,大家看到的中央电视台公告的,讲到了很多的很多侵犯我们消费者的一些案例。其中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就是我们的个人数据,可能随时被别人窥探、采集,甚至泄露倒卖等等。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风险隐患,因为这个移动端、APP,跟我们每个人连在一起了。

  所以这个风险社会,是我们刚才前面那本书的作者还没有预想到的,今天的风险比那个时候更严峻,更普遍。

  黑天鹅会从这个底层技术,基础设施,哪个点上爆发?很难预料,即使智商高于清华大学的教授,去买一个房子,马上给他打电话,他也受骗上当,把房款全部交给了骗子。或者我们聪明如大学生,拿到了入学通知,又慌忙打一笔款被骗子捞走了。智商最高的人群难以防范的风险。这个基础之上,因为数据密码等等,可能泄露,而影响我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也就频发。

  灰犀牛,现在我们经常在引用这个词,其实这个词进中国才很短的时间,因为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我们已经看得见的一些风险,却一直拿它束手无策。所以我们改革进入深水区,就必须要直面这些风险。比如说我们的财政土地金融带来的这些,我们怎么样去防范地方债务危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灰犀牛。还有我们的房地产价格,老百姓(603883)已经都担心这个价格失控,我们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的办法,但是现在谁又不愿意让这个价格跌下去,价格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灰犀牛。还有我们国企,刚才周总讲到,他是国企混改。国企改革怎么样能够提高它的效率?等等这些也是一个灰犀牛,尤其在去年,如果真的像某学者所说的民企该退场了,国企能担当起来吗?国企能够在这一场千年剧变之间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革命吗?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已经知道,是有风险,难以适应剧变,怎么来解决?很没有很好的方案。混改可能是一个好的方案,但是讲了这么多年,推动依然有难度。

  今天我们除了这个所谓的三大风险,还有一个特殊时期,我们是三期叠加的。这种风险使风险可能会放大共振,这个是我们特别要高度重视的。比如说经济增速,这个是换挡期,也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动能,要从旧动能转向新动能,这个换挡速度会减慢。这里面很多传统的产业就面临重大的考验。经济结构调整,会有非常大的阵痛。很多人在哀叹,做什么都不赚钱。这是传统产业视角中看到的问题。但是在新兴战略,一些新兴的领域,还是有很多的,到处都是黄金。这种阵痛可能是很多从事传统产业的人会面临的考验。前期政策消化期。原来讲前期政策,主要是讲原来的四万亿,这几年我们又经过了一个去杠杆,这个政策也代表了非常大的阵痛和很多的风险隐患,又要重新再消化。当我们想消化前面的风险的时候,可能又衍生了新的风险,甚至制造了更大的风险,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这些风险事件,风险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以前我们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候,一直强调的是往前冲,对于如何进行风险的防范,这个考虑不够。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重大的挑战。

  另外国内,我们也发生了我们预想不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我们的去杠杆,导致我们的上市公司,都变成了负债深重的,不是富翁,而是负翁,负债非常大等等这些情况。

  所以风险是当前必须考虑的第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到中央党校,给省部级领导讲课,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些重大风险,金融是一个重大风险点。

  他讲的这个对于风险的形式,我们的防范的对象和如何防范,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但是我们现在都在等着习总书记发话,也不可能他是千手观音,所有的东西由他的这种高招,还要变成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每个企业的领导人,甚至每个普通老百姓能够掌握这些高招,这个需待时日,大家要需要加强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金融安全。一个是把金融安全当作治国理政的大事,第二个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个是对于我们从事金融工作的同事,尤其是金融监管的同事说的。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这个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习总书记最重要的还是一直把金融风险,与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这个里面人民财产安全跟我们每个人相关了,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今年面临的形势,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所以难以预料和可以预料的风险。难以预料的可能会有黑天鹅,可以预料的就是会有灰犀牛,就是更多、更大。强调要有底线思维,做好风险防范。

  我们治理风险和风险管理,在中国现在可能是一个大家每天要接触的这样的一些名词。我们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可以作为一个大表现的领域。本来我们开始是希望用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转型发展,结果没想到,又带来了这么多的风险。本来是为了化解原来传统金融产生的金融压抑,结果互联网金融本身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比金融压抑还要大,这个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我们最近几年去杠杆,原来是想挤掉泡沫的。但是没想到因为去杠杆带来的风险,比原来带来的可能还会更严重。这个是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研判,很多我们不能充分预见的一些情况。

  如何进行风险的整治?我们中国原来是想“既要做好,也要做好,还要做好。”这个在很多的领域中间称为不可能三角,但是我们政府工作报告经常要这么提,多目标决策和多目标要同时实现,这个在风险防范中间,如果因为防范风险而没有发展,经济倒退了,那是更大的风险。这是我们当前,即使是防范风险,同样的还要考虑发展。

  另外就是发展也必须有创新,你不创新,就不可能有发展。所以在创新,刚才说的,要创新融合,以创新为开头,创新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和可能会加剧转型的风险等等这些,这些都是我们内在的矛盾的地方,如何协调内在的矛盾,所谓统筹兼顾,是应该有更高的维度的思考才可能实现。

  我们的个人投资者,基于风险防控,怎么样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是改革开放40年,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所谓的“钱多”的烦恼。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是没钱,我们拼命挣钱,现在挣了一点钱,钱包里的钱如何变薄成了大家焦虑的事情。央视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叫钱多的烦恼。这个烦恼是快乐又痛苦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大家知道了一个真实的情况,中国印钞的速度远远超出经济增长的速度。即使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印钞的速度,你的钱就贬值了。中国人因为知道这个事实以后,改变了一个原来喜欢储蓄的习惯,大家原来喜欢把钱存银行,但是现在存银行跑不赢印钞的速度,大家千方百计,在打听,投哪个好,能够挣钱。所以每个人都在变成投资者。我形象地说,改革开放之初,是我们农民把集体所有的土地想变成个人来耕种,提高土地的这种生产率。今天,我们是把存在银行的钱,由银行打理的钱,想变成个人投资的这样的一个投资者,也是想包产到户。这个以前我们的农民种田,是每天在种,有这个经验,包产到家以后,能够提高产量。我们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怎么样让它保值增值?我们不知道,拿回来以后,一不可能就可能被骗子骗走了,你想挣他的利息,他想挣你的本金,这种情况非常多的。对我们每个想保值增值的投资者来说,是面临重大考验,尤其是缺乏风险,教育和风险知识的人,怎么来做投资?不是看他所标识的收益率有多高,吹得泡沫有多大,首先看看你能不能看到里面的风险?如果你看不到这个风险,那么你最好还是把钱存银行,要不然你的本金都没了。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怎么来研判这些风险是第一要务。

  而风险管理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听听课就能学到的。说实在的,我虽然到处讲课,我自己也做不好,这几年我也投了几十个企业,真正给我挣钱的,也就不到10%。这就是客观事实。

  全球的风险管理都面临一场转型,传统的风险管理的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或者是项目的基础上,今天可能维度要么往下降,降到个人或者家庭的风险管理。要么提升,变成国家乃至全球的风险管理。这个对于我们认知框架的调整,以及整个体系的梳理,都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以前风险管理的一些程序、一些机制,还是继续可以去参考,但是不一定完全能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兴起以后的一个变化。由于互联网首先是有了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大改变,其次产生了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第三个,他们的跨界连接,风险传导机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调整。所以我们以前的以为可以隔离风险的方式,可能不但没有隔离风险,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另外风险的转化机制。我们以前金融风险,基本上我只要做好金融机构的工作就好了。今天由于互联网金融它的社会网络,它的传导效应,往往因为一个自媒体发出一篇文章,转化成为舆情风险,甚至转化成为社会事件,这种转化是迅雷不及掩耳,原来我们说黄金36小时来处理,现在必须灭火,必须赶在2-3小时之内,否则扩散之后无法收拾。这个都是我们今天的风险传播,跟这个网络,既是资金渠道,也是舆情渠道、信息渠道,有密切关系。

  传统上我们的一些风险管理的模型,比如说国际上通用的信贷风险控制模型。现在显而易见有缺陷,讲的都是人品、能力、经营、资产、担保,忽视了信息传播在底层的作用,忽视了底层的技术架构的改变。

  另外,一些公司机构的风控模型也是有非常大的问题。基本上他们采用的这种层级制,反映的可能就是面对现在舆情和自媒体,和社会行动事件,都连在一起的时候,通过所谓的一层一层的圈层的层级来解决,可能就无法应对。

  对于风险的认知,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研判模型也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某银行机构可能和我们担保的他们的风险,控制的模型也不一样。在中国现在有一个风险,一直没被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或者传统的个人高度重视,就是中国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我们刚才讲了好几个模型里面,都没有讲。而事实上中国近几年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都是因为我们政策分隔、法律变化引起的风险。光是执法的尺度的差异,可能就引起我们很多的新的风险事件的爆发。比如说P2P网贷。到今天为止,我们依然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但是我们通过互联网风险整治,专项行动,这个行动进行整治的,过去是一放就乱,现在一管就死。造成了金融机构在放的时候,一下子注册的P2P平台上接近万家,经过一整治,现在又变成了只有一千来家,估计将来能活下来的可能就几百家。这个都是政策法律执行的尺度的变化。

  我们P2P这些风控贷款的模型,都是在看内在的这些小的变化,其实这个是不足以去判断我们当前大环境变化的因素,其实我们都是靠天吃饭。当大事不好的时候,你再做得精细的绣花枕头,是抗不过底下的一层糠的。这就是我们一定要在中国研判政策、法律的风险的产生的机制,以及表现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人士,来参与倡导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时候,也有一定的研究的领域。

  另外就是这几年我们银行的不良资产,现在急剧上升,将来要化解,要损失的起码是以十万亿级来计算。这些金融风险,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也非常严重。传统金融机构的规模是很大,统筹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的风险也是到处都有,每个环节都有。

  比如说我担任某银行的独立董事,请我当独立董事的董事长,半年之后就被突然免职了,现在已经被判刑了,这是我根本没想到的。这些在银行里边,因为现在金融反腐,可能会造成一系列新的问题出来。今年金融反腐是一个重点问题之一。如何来防控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呢?这个还好,就是它至少有法律法规标准来对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加强对于金融知识的学习,金融法规,金融标准的学习,可以慢慢了解这些风险。

  为什么我们讲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多一些?因为现在法律法规没有规范它,我们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我们去发现这些管控的机制和办法,这个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到的。普通老百姓目前最好做的,所谓的金融投资,还可能是在现有法律框架比较完善的领域中间去做。除非你是有足够多的这些资金,那么你可以做多元资产的配置,没有法律规范,也试一试。

  比如说这两年我们很多的年轻人就投了数字货币,投数字资产。也有的说就币圈一天,人间十年,一下子实现了我们70后,要十年时间积累的财富,他几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些。但是我想今天在座的,可能更多的属于70后、80后,不是90后,所以还是好好琢磨现有的这些框架之下,我能够识别、了解这些途径。

  互联网金融时代,又把传统金融机构也卷进来了,这就是我们的要加强学习的地方。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三类形式:移动支付、P2P网贷、网络众筹。今天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哪些机构?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信托,这些有牌照的机构,他们在做互联网金融了。有牌照的机构做互联网金融,一个是为了维护我们传统机构已有的客人,这个客户,不能让他流失。第二个要建立更多、更长的这联系渠道,以便去推新产品、新服务。这些风险就会产生风险的叠加效应。刚才谷老师说,我们经济发展在一些领域之间呈指数发展。我们的风险,在新经济、新金融之间是呈倍数放大,这个也是我们应该警惕的地方。互联网金融风险等于金融风险乘互联网风险。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乘数,有多少个节点,不是简单的加,一个节点就可以导致整个网络体系都传导过来,所以是一个乘数效应。所以对这个新经济、新金融下的风险管理,需要有新的认知框架和风险模型。

  个人风险怎么控制?我们不能仅仅只看我们自己的有关要素。首先要看看整个我们宏观的整体的体系,风险框架流程等等,跟我们个人的投资,哪些点上有关联性。特别是要从大数据的角度来加强我们的风控。

  大数据和传统数据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动态、活性、在线数据,才能够称为大数据。原来我们银行表格化的所谓的结构化数据,无法成为大数据,不能实时动态更新,没有办法马上变成新的产品。实时动态不断更新的维度变化的,大数据来认知风险,这是我们国家这几年来应该走到了世界最前列。无论是从国家监测,还是从金融机构监测来说,都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模型以及我们的风控的机制。

  因此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国最重要的风控的四大法宝,一个是靠人民银行的征信,这个是靠传统金融机构依赖的。现在有了互联网系统可以打通公安、法院、国政通的数据。第三个是各合作单位犯欺诈名单。我现在是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我们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就把我们的会员企业的内部的反欺诈名单是共享的。现在不仅共享了,还面向社会发布。

  第四个就是爬虫引擎打捞的数据。这个数据由于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使用起来一定要高度谨慎小心。因为可能涉嫌数据来源侵犯个人信息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不能倒卖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这些。这是企业层面他们能做的。

  我们个人怎么用这些数据呢?现在不可能我们每个人自己自建这样一套模型,最好是查一些查询平台。现在有很多的风控企业在提出给金融机构提供风控的查询机会作为商机之外,也在逐渐开放给个人提供一些风控的服务,这个是未来基于这些风控管理的一些新的实践,可能帮助我们个人提升我们的风控管理。

  现在的难度就在于风险管理如何进行评估和匹配。我们错配是产生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自己认为对于某一类风险有判断,但是实际上你的评估可能会不是那么的精确,你可能的维度不够。再就是这种匹配,用什么来测量、评价?这些都是现在有了大数据之后,可以更好地实现。智能投顾,现在被大家普遍地看好,当然它也还在不断地实验之中。

  目前来说,这种风控从大数据已经进化到智能风控。刚才谷院长也讲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从垂直的智能到通用智能,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先用它作为风控方面的专业智能,还是有非常多的一些机会。

  所以总结我对于这些风险控制最新的一些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大数据这个风控已经真的可以实现,并且已经在向智能风控转化,这是我们每个投资者,以及我们的金融企业的一个福祉。当然在风控科技发展的时候,科技的创新又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这是我们也要继续跟踪和警惕的。

  作为个人怎么来提高个人的风险防范能力?在中国首先是要了解金融政策的信息。比如说今年一个最明显的变化,从去年的紧信用到今年的宽信用,紧货币到宽货币。原来我们目前拼的现金为王,许总说的今年不是现金为王了,继续捂着,可能就会错失很多的机会,并且让自己的资金迅速贬值。

  第二个是要注意研究产业政策的动向。千年变局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第三次科技革命驱动下的产业革命,已经被我们的中央高度重视。从互联网+到智能+等等这些产业政策,意味着什么?不仅说国家重视,也以为着资金会投向这些领域。另外它在发展上市的机会,比如说科创版会鼓励支持,这可能是资金追捧。如果你能看到这个趋势,能够踩到这个领域中间的一些企业,你就可能有发财的机会。当然这个风口上的猪也有可能摔下来,并且死得很惨。产业政策也在经常变。

  第三个,是警惕市场动荡的冲击。

  现在我们很多人在鼓励长期投资,如果真的做长期投资,倒不要太注重市场突然的振动。中国是散户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跟风,追涨杀跌,这样就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造成资金损失。

  第四个,要评估交易对手风险。

  我们尤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间,你投的到底是谁?很多人都不清楚,很多投资人找我,黄老师,我投了某个P2P平台,你到底是投的P2P平台?还是投的P2P平台上面的借款人?如果你投的P2P平台,意味着你参与非法集资了,而不是投资。如果你是把钱投给上面的借款人,有具体的项目,那么你就研究他借款项目的风险,他的企业经营的状况等等这些情况。

  第五个,掌握智能风控工具。

  现在有些机构正在研发之中,大数据风控的模型,以及对公众使用的风控的。比润说我们(信联),现在已经面向个人推出新的这些领域的征信情况,它是一个非常好的风控的工具。

  第六,严防法律合规的风险。

  在中国,这个我一直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视这个。尤其是合规,这些年来合规就是生产力,合规就是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个人,你没有规范的意识,可能你怎么样损失的,怎么样死的都不知道。

  最后我们讲讲资产配置。现在新时代、新动能、新机遇,确实有,但是也是充满风险,是一条荆棘之路。作为个人资产配置的常规模型是基于风险属性,从低到高来作为配置的比例划分的,这是传统上金融风险教育会这么讲。所以即使银行存款贬值,但是我们基于流动性的考虑,还是要配置一些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房市大家很焦虑,这个还有机会吗?这个要分不同的区域,北京上海的和三四线城市有很大的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熟悉,你投资要做自己熟悉的项目和领域。

  很多人说乱世买黄金,黄金珠宝中国人种习惯,如果你更好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机会。

  产业投资,基于新科技革命驱动下的产业变革,是不是你能够投中下一个阿里巴巴?下一个产业的发展机会,比如说5G,比如说区块链,你是投中了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还是一个骗子?很难区分。像阿里巴巴当年,很多人说马云就是一个骗子,孙正义赌中了。即使是新产业,也得看你赌的概率。

  股票,散户市条件下,我们散户个人投资者,大多数是当韭菜。你怎么样能够避免自己不被割韭菜?风险管理的铁律有哪些?这些你要想清楚。

  数字资产,比特币这些年非常的火爆,其他的各种币,大币,ICO,也很流行过,但是今天已经泡沫破灭。但是数字资产的发展,必然是未来的长期趋势。我认为中国将来金融要成为金融强国,真正的机会,就在数字金融。这一点来说,我们还应该坚定地看好它,但是不是比特币,不是ICO。

  所以作为高净值人群,还要基于全球考虑,如何进行全球配置资产这些,我们在座的各位专家,更了解。

  这个里面我最后提一个,就是投资自己,在中国投资社会关系,也是大家经常在思考的。在没有更好的外部标的的时候,自己是最可靠的,可掌控的,所以这个时候,中国作为一个关系社会,社会资本的价值是长期的。

  无论怎么样,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风险高发的通道之中,这个是无论我们前面说的,三期叠加的情况,还是三种风险可能已经出现。所以我们要做好基于风险的预期管理。降低预期,并且考虑好下一步的对策等等,才能够让自己做到处变不惊。

  我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吴晓琳 HF10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