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运作指引重点规范业绩提供、传递、展示,私募打榜产品业绩展示或受限制

2024-06-21 09:39:55 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私募净值披露的消息在私募圈发酵,中基协之前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正在对私募行业生态产生重要影响。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私募机构不得公布展示私募业绩,第三方机构希望通过签署代销框架协议的方式来继续获取私募数据。有私募表示,运作指引新规重点规范业绩提供、传递、展示,规范了短期排名、变相公募化宣传等行为,使私募回归姓“私”的本质,也预示着私募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

私募行业的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

近期私募净值披露或迎来重大变革的消息在私募圈发酵,到底怎么回事呢?据记者了解,中基协在今年4月30日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其中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特别是对净值可靠性等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运作指引》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而随着时间的临近,运作指引新规所产生的影响也在私募圈内发酵。

近期就有私募向记者透露,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私募机构不得公开展示私募业绩,北京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我们会按照运作指引的规定执行,不再向没有签署过代销协议的渠道发送产品净值,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第三方平台都不能发了,除非和具有代销资质的第三方平台签署代销协议,运作指引新规也意味着私募行业的净值披露或迎来大变革。”

上海某百亿量化私募也告诉记者,近期头部的数据披露平台和代销机构都在积极与我们推进签署代销协议,以符合新规的要求。这一方面有助于私募代销业务规范化,防止私募业绩公募化。另一方取消对短期业绩的频繁披露,也有助于引导投资人关注长期业绩,长期投资。

不过也有一些私募都在观望中,上海某小型私募告诉记者,由于我们规模比较小,需要和第三方平台补充签署净值展示协议,目前净值展示协议也改了两版了。不过据我了解,目前不少私募管理人都还在观望,大家都想看实施的时候具体看情况来决定。像我们这类小私募公司,也在等几家大的头部私募机构,看他们怎么签,我们后续再跟进。

运作指引新规重在规范推介,规范排名

私募业绩的公开展示,对于小私募来说,是做大做强的一种途径,不少小私募靠着个别产品打出好的业绩!尤其是业绩拔尖的小私募,更能吸引不少资金的关注,从而为扩大规模铺路!不过在新规之下,这条路或许走不通了。

广东某百亿私募人士认为,一些私募机构旗下自营产品参与打榜,博得了市场的关注,但实际上投资人是买不到这些产品,所以规范私募基金的业绩在第三方平台上展示是很有必要!

大岩资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确实有第三方机构希望通过签署代销框架协议的方式来继续获取私募数据,但根据协会最新的解读,只签署框架协议是不可以的,要求建立真实销售委托关系。

上海某顶级量化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个新规主要是影响第三方平台,他们有基金销售牌照,有代销业务,展示业绩的私募机构数量也很多,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私募机构都签了代销协议的,所以运作指引新规之后,这些私募如果想继续展示业绩的话,就必须要把代销的合同都配套齐,否则就不能展示了,短期对于第三方平台有很大的影响。

该量化私募人士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要求第三方平台必须要赶在八月份之前签这个代销协议,短期之内业务上肯定会受影响的,包括展示私募业绩的时候必须按照协会指引里面提到的披露事项,除了规模之外,还需要产品成立以来的完整业绩数据,还有产品的管理规模数据等都需要披露的。

实际上运作指引新规的出发点是规范私募证券基金在募集推介环节中长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存在推介行为不规范、变相公募化宣传等;其次是短期业绩排名的问题,加剧了短期交易行为及抱团效应;第三是部分管理人选择性展示“橱窗基金”业绩,报喜不报忧,误导投资者。运作指引新规重点规范私募机构的业绩提供、传递、展示等方面,回归私募姓“私”。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