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揭秘当下最火“网红基金”科技ETF

2019-09-26 19:37:31 和讯名家 

  文|点拾投资朱昂(微信号:dianshi830)

  导读:进入今年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风格切换,以TMT为代表的科技股表现抢眼,开始跑赢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股。而过去一个月,市场上“最火爆”的产品非华宝基金推出的科技ETF莫属。

  我们后台也经常有朋友留言,问是否需要去定投这个科技ETF。作为一款策略指数产品,华宝科技ETF背后有什么长期逻辑?既然被动化产品是一个Beta,那么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Beta产品?

  我们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于科技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同时,我们也有幸和华宝基金科技ETF的基金经理胡洁,做了一个简单的访谈,就投资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回答!我们的核心要点是:

  1. 自上而下的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科技增长带来的劳动效率提升将成为下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2. 科技ETF投资范围涵盖了四个主要科技相关的行业: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生物科技,行业的界定主要参考了海外成熟的科技ETF产品跟踪标的选样空间,保证了样本空间具备对科技领域的全覆盖度。指数年初至8月底表现优于电子、通信等科技板块细分指数。

  3.从历史回测看,相比创业板指和中证500指数,科技龙头指数(931087)体现了更好的风险收益比,以及更强的科技属性。

  自上而下的经济转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个问题:经济长期的增长依靠什么?从简单的数学公式中,经济的总量是由工作小时数和单位小时输出组成的。

  工作小时数主要由人口决定,如果人口持续增长,对应到的就是产出增长,最终体现在GDP的增长。我们看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增长,主要推动因素来自人口的增长,这是一个长期因素。

  但是我们也明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无法再依靠人口资源了。我们发现,许多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过度依赖不可持续的某种资源,比如俄罗斯和阿根廷。

  如果不依赖人口,我们未来的增长还能靠什么?从上面的公式中看到,单位小时输出的增长也是推动GDP总量的核心变量,或者简单来说就是:工作效率的提升。

  工作效率的提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全球经济的发展看,工作效率第一次的飞跃发生在1760到1830年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大幅提高了人工产出。工作方式也从小作坊模式转向了大型工厂。第二次工作效率的飞跃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及交通工具的改善。第三次工作效率的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下半阶段,电脑的出现大幅提高了自动化能力。当然,第四次浪潮就是现在的信息时代。

  我们发现,科技进步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科创板的推出,还是科技板块在经历了三年多的沉寂后重新走强,背后都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下面这张图是中美股市行业结构的对比。截止2019年5月31日,信息技术美国资本市场占比23.53%,远高于在中国资本市场10.16%的比重。

  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是优化社会资源分配。美国科技能够引领全球,带动美国走出2008年次贷危机,并且成就这一轮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牛市,也是源于2000年网络股的泡沫。虽然泡沫导致许多个股出现了90%以上跌幅,但泡沫也引导了资本向高科技产业的分配。这些科技泡沫,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今天美国强大的经济。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科技行业对于自上而下经济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依靠劳动效率的提升。科技是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科技ETF的长期逻辑和短期爆发力

  朱昂:华宝科技ETF是过去一个多月市场最火热的产品之一,表现也非常强劲。但一款好的基金产品都是有长期逻辑的,能否说说设计这款产品背后的长期逻辑是什么?

  胡洁:科技ETF产品的长期逻辑包含两个方面:改革红利创造的外部环境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内部支持。

  政策红利方面,随着创新驱动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科技股来说,产业、财税、金融、土地、人才政策已经加速向科技倾斜。科创板开板、融资监管放开等举措也将带动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注入增量资金。人口、技术、政策是影响产业周期更迭的三个决定性的因素,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中国与一二十年前的美国面临着类似的发展机遇,科技产业有望成为新时代经济由大变强的主导产业,也因此具有长期的投资逻辑。

  我们看到美国过去十年就是科技股引领的牛市。以美国最大科技ETF所跟踪的MSCI 美国可投资市场信息技术指数为例,2009年以来,该指数累计涨幅达到599.01%,是同期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的2.67倍。

  技术进步方面,目前我国的科技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技术优势,伴随着5G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科技水平的进步正逐步带动行业需求的回暖和新订单的增长,推动科技企业盈利能力向上回升,拥有核心技术、新经济新动能、业绩真实增长的科技龙头企业将有望快速发展。因此,科技ETF是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处于盈利向上周期的产品,可以作为良好的长线配置型工具。

  朱昂:最近许多投资者也关注短期是否能买入科技ETF,能否也谈谈这个产品短期潜在收益会来自哪些方面?

  胡洁:从短期来看,科技ETF也是一个具有良好弹性和收益能力的工具化产品。第一,在弹性方面,科技ETF作为一只成长风格的指数产品,在市场行情向上、风险偏好提升的阶段具备良好的收益弹性。

  年初至8月底,科技龙头指数的累计涨幅为45.09%,高于上证综指、中证500、创业板指、中小板指等主流的宽基指数,也高于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26个行业,显示出较好的上涨弹性。其过去100周的BETA系数为1.2,自基日以来的年化波动率为31.38%,考虑到ETF产品除了具备长期的投资逻辑以外,也确实承担了一部分投资者进行短期交易性行为的需求,从这一方面来看,科技ETF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短期交易化投资工具。

  第二,在流动性方面,科技ETF的场内流动性充裕,自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达到6.06亿元,在全市场全部541只场内指数基金中,科技ETF上市至今的日均成交额居全市场第六,居行业/主题类场内指数基金第二,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及认可,是投资者参与科技股行情的良好工具。

  大幅优化的风险收益比

  朱昂:在产品设计上,您做了哪些优化,让这个产品比传统的科技指数或者创业板指数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胡洁:科技ETF是国内首只跟踪中证科技龙头指数的ETF基金,在产品设计的优化方面,主要包括三点:

  1)相比于其它于科技相关的指数,科技ETF所跟踪的科技龙头指数具有“全科技”的特征,市场上现有的科技行业指数产品,比如说TMT ETF、信息技术ETF、通信ETF、计算机ETF等均基于各种不同的细分行业或板块,对科技全行业的覆盖度相对不足。但是我们这只科技ETF是市场上首只全科技行业指数产品,投资范围涵盖了四个主要科技相关的行业: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生物科技,行业的界定主要参考了海外成熟的科技ETF产品跟踪标的选样空间,保证了样本空间具备对科技领域的全覆盖度。

  除确保对科技龙头股票的覆盖度以外,我们进行这一设计的另一原因是科技板块内细分行业行情热度的轮动非常快。以今年为例,年初截止9月20日的83周里,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生物科技在内的四个典型科技细分行业中,计算机行业从未有连续两周收益表现连续排名4个细分行业第一的情况,通信行业仅有2周收益率连续排名4个行业第一,电子和生物科技仅有3周收益率连续领先。其它绝大多数时间,细分行业在收益率方面占优的持续时间都非常短,呈现出成长板块普遍的主题热度切换较快的情况,使得要从科技细分产品中选择长时间占优的品种进行投资变得较为困难。

  而科技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只覆盖全科技行业龙头的标准化产品,减少了投资者需要额外进行行业轮动判断和产品切换的难度,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细分行业行情的切换和波动比较大,全覆盖的科技龙头指数反而能够提供较所有细分行业更为良好的中长期表现,年初至8月末科技龙头指数累计上涨45.09%,高于电子、通信、计算机、生物科技、5G通信在内的细分行业科技指数;

  2)科技ETF在成分股选择上增加了策略性的增强和优化,传统的科技相关指数产品或创业板指数产品仅包含一个行业或板块的“beta”,但没有“alpha”的部分,而科技ETF在选股方面采用“规模+成长”双维龙头概念来进行优中选优。

  具体地说,市面上传统意义上对于龙头的定义可能就只是选择一些规模市值比较大的一些股票。但我们其实做了很多前期的研发工作,在规模龙头的角度除了考虑公司的市值,也要兼顾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除规模的维度外,我们还考虑了行业特定选股策略。

  科技行业的龙头股票具备何种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明显特征?如何在科技行业板块中挑选龙头股票?我们认为成长性是科技领域龙头公司应该具备的特有的行业特征。因此,在挑选科技龙头股票时,我们增加了对于成分股成长的考量,将净利润增速和营业收入增速加入到选股打分体系之中。

  此外,我们发现核心的科技龙头企业应当是有信心且有能力持续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的上市公司,尽管大规模的研发支出可能会影响当期的净利润,但这部分持续的投入将有可能在随后转化为上市公司不断积累后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从而推动其后续的业绩成长,因此企业最新的研发投入占比是值得考量的另一个成长指标。最终,我们通过规模和成长两个维度不同因子综合来挖掘出一方面规模比较大,另一方面未来具有较高成长性的龙头科技公司。我们觉得具备上述特征的公司未来基本面与股价表现会值得期待。

  3)与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其它成长指数相比,科技ETF的优化则在于纯科技概念,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成长性和更稳健的中长期成长能力。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龙头指数是一只“纯科技”的指数,其成分股全部分布于以电子、计算机、生物科技和通信为代表的主流科技行业,权重占比分别为39%、31%、21%、9%。而创业板指、中证500等宽基指数本质上仍是一只板块指数,行业分布相对更加分散,以创业板指为例,除第一大行业医药生物占比23.13%以外,尚有40.02%的权重分布于传媒、农林牧渔、化工、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公用事业、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建筑装饰等非科技行业。

  与此同时,从指数的成长性来看,科技龙头指数经过成分股的优选后,历史上各期营收增速及利润增速均比较稳定,且整体呈现出较高的成长能力。过去六年半中,科技龙头指数的各期平均营收增速达到34.83%,平均净利润增速达到42.37%,且增速的波动性显著低于创业板的业绩波动,各期增速基本均稳定在20%-80%之间,在2016年以后创业板和中小成长股增速回落的趋势中业绩增速更是逆市提升;相比中证500指数,则过去13个报告期中,科技龙头指数的每期营收增速均高出中证500营收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利润增速有12个报告期均高于中证500指数,平均利润增速较中证500高出28个百分点。

  朱昂:通过这三点优化,科技ETF比创业板更有科技属性,比细分行业的TMT指数又更加全面,并且能给持有人带来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胡洁:正是基于上述几点优化,科技ETF比传统的科技指数或者创业板指数产品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2012.7.1-2019.8.31期间,科技龙头指数的累计收益为195.11%,年化收益为16.74%,相对创业板指和中证500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73.43%、154.33%,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4.68%、11.73%。

  风险方面,科技龙头指数的期间最大回撤为-58.66%,显著低于中证500(-65.20%)和创业板指数(-69.74%)。分年来看,科技龙头指数的超额收益在2016年以后的龙头行情中体现得更为明显,2016年2月以后,市场结构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经营稳健、基本面质量良好、市场地位更强的优质龙头公司逐渐获得市场的关注,科技龙头指数在过去三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三年、过去五年以及年初至今的表现均相对创业板指、中证500指数具备显著的超额收益。

  朱昂:最后,您有什么个人建议想告诉持有人的吗?

  胡洁:市场的波动是长期存在的。但从中长期来看,处于上升周期中的行业应当能够取得相对其他行业更为优秀的投资回报。随着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以及政府对于实现自主可控、科技强国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日益增强,未来3-5年以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通信、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有望获得良好的中长期回报。科技ETF是投资者进行科技行业配置的良好工具化产品。

  一个更加科学的指数设计

  过去我们常常会把科技等同于创业板。的确,2013到2015年上半年,在一批计算机和传媒企业的带动下,创业板出现过一轮大牛市。而事实上,今天创业板第一大权重为医药板块,里面也涵盖了公用事业、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创业板从一开始,并非一个科技板。

  就像许多人总是把纳斯达克当做一个美国的科技板,其实纳斯达克在1985年创业之初,科技股的市值占比也只有25%。甚至在今天,纳斯达克中并非完全的科技股指数,消费服务占比一直维持在第二。我们知道的星巴克、Costco等消费大牛股,都是纳斯达克100的权重股。

  如果投资者希望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科技股Beta,那么华宝基金的科技ETF或是一个设计比较科学的指数。里面涵盖了TMT+生物医药板块,具有比较全面的科技属性,并且风险收益比超过创业板指数。

  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在于,主动管理基金,我们买的是资产管理公司的投研能力,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最终的结果是主动管理基金很大一部分吸引力是超额收益(Alpha)的能力。而被动化产品,我们需要买到的是,正确的Beta。

  我们认为,华宝基金的科技ETF兼顾了长期逻辑、短期弹性,以及更纯粹的科技Beta属性。短期的产品火爆背后具有比较长期的配置价值!最后再补充下,场内投资选科技ETF,代码是515000;而场外投资则需要选择对应的科技ETF联接基金(A类份额007873;C类份额007874)。

  本文章的数据统一截取自彭博和万得终端,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自行查阅。

  风险提示:本文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投资前请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点拾投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