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024-12-18 16:28:32 和讯投稿 杨德龙

  2025年,我们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财政部推出了十万亿化债计划,通过化债为地方政府减轻了还本付息的压力,使地方政府能够腾出更多资金改善民生,但这些措施对于扭转经济增速下滑仍显不足。因此,未来可能还会出台更多的财政政策,包括中央发行国债,通过提高赤字率拉动投资、带动消费,弥补民间投资的不足。

  过往我国的财政赤字率一直较为保守,一般控制在3%以内。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率将提升至4%以上,从而释放约2万亿资金用于基建投资,包括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根据测算,政府投资通常具有杠杆效应,每1元的政府投资可能带来3元的民间投资增长,这将有助于提振经济增速。在拉动消费方面,预计也将有更多动作,包括生育补贴、中低收入人群消费补贴,以及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撬动更多消费增长

  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将能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速改善。2025年在财政政策方面将更加有力、更加积极,并与货币政策配合,共同稳定经济增速。202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预计仍将定在5%左右,具体能够实现多少?上下略微浮动关系不大,关键在于有明确增长目标,从而为政策提供发力点,增强居民投资和消费信心。

  在外贸方面,2025年可能面临一定挑战。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可能对我国出口商品加征额外10%的关税,并可能出现其他贸易摩擦,这将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出口企业,相关企业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因此,国内拉动内需需更为有力,以对冲外贸可能受到的挑战。通过发行国债和中央举债拉动经济增长将是重要举措,财政部蓝部长表示,我国中央政府尚有较大的举债空间,以及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空间。相信2025年在财政政策方面会有更多举措。

  国内经济增长也面临一定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需求下滑;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的需求萎缩;以及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而房价下跌对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负面影响等,这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挑战。2025年要想方设法拉动需求,通过提振股市产生财富效应,是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甚至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很大。如果股市能够走牛,使2亿股民、7亿基民钱包鼓起来,消费增长将有更大动力。消费稳定后,经济自然也会稳固。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拉动消费的重要措施,可能带动1万亿市场需求。这一政策已经行之有效并实施多年,预计2025年将继续延续。通过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于家电、汽车、手机等耐用品销售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相关企业盈利增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相关板块的行业龙头股表现值得期待。除大力推动以旧换新外,提高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预期同样重要。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除了当前收入外,未来预期也非常关键。只有未来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者才会有更多信心和消费计划。因此,做好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从9月24日以来,我国推出了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并日益重视预期管理,以增强大家对于经济和消费增长的信心,这种预期管理有助于产生更多增长动力。在现代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往往是自我实现的,例如,股市对未来预期乐观时,会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推动市场表现更好。因此,重视预期管理是当前的重要策略。

  在提振消费方面同样要给消费者更多的信心,做好预期管理。相信2025年消费增长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年底临近,市场对跨年度行情的期待仍然较高。一般来说,年底部分资金可能会选择获利了结或兑现利润,市场出现一定调整属于正常现象。而在1月份信贷投放落地,信贷投放量往往是全年最高的,短期离场资金通常会重新回流,1月份通常是开启春季攻势的重要时机。

  当前市场调整之际,应战胜犹豫心理,积极布局被错杀的优质股票或优质基金,以把握下一轮行情机会。从价值投资角度看,往往在市场信心不足时,是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彼得·林奇曾说,当你感到绝望时,千万不要卖股票,因为卖出的价格一定很低。同样,市场持续调整时,逆向投资者可通过较低成本布局优质资产,等待价值回归。

  随着2025年政策陆续落地,我国经济数据有望显著改善,资本市场可能延续牛市走势,为投资者带来更好回报。因此,当前需要保持信心与耐心,等待2025年行情的到来。

  (作者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