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又来兴风作浪,这次攻击的是兴银基金。
9月5日晚间,兴银基金发布声明称,个别媒体刊载“我公司董事长吴若曼受处罚”“我公司相关产品违规买入低评级债券”的内容。兴银基金在此严正声明:相关内容均不属实,公司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投资者权益,依法合规经营。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保留进一步追究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前,一则标题为“千亿公募货基狂割基民韭菜”的小作文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扩散,内容直指兴银基金及高层管理团队,尤其是副总经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洪木妹涉嫌逆回购买入监管严禁投资的低评级AA债。
上半年营收涨近50%
货基规模一年翻一倍
公开资料显示,兴银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截止今年6月末最新规模为1284.76亿元,旗下18位基金经理掌舵着54只基金;公司由华福证券与国脉科技(002093)共同出资设立,双方分别持股76%和24%。
国脉科技2024年半年报透露了兴银基金上半年经营情况。2024上半年,兴银基金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幅近50%,净利润0.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0.35亿元增长明显。国脉科技在半年报中透露兴银基金经营状况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参股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所致。
那么,今年上半年兴银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情况又是怎样的?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止6月末,今年上半年兴银基金管理费用合计1.49亿元,去年同期为0.97亿元,同比增长53.6%。
一般来说,基金的规模越大,其管理的资产越多,管理费也会越高。兴银基金的规模,从2023Q2的844.41亿元、排名61/197,一跃增至2024Q2的1284.76亿元、排名53/200。事实上,自2023年Q4以来,兴银基金的管理规模由上一季度的880.37亿,突然增至1252.36亿元,增长跻身公募基金“千亿规模俱乐部”。
那么,到底是哪一类产品、或者哪些基金促使兴银基金规模在短短一个季度之内暴涨372亿呢?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非货币性基金规模由2023Q3的622.52亿增到了2023Q4的638.56亿,变化并不大;货币型基金则由2023Q3的257.85亿元,暴增至2023Q4的613.80亿元,期间并没有新发产品或清盘产品,基金数量均为4只。到了今年上半年,货币基金规模为572.71亿元,时隔一年增加331.44亿元,同比增长一倍之多。
由此看来,货币基金规模暴增是兴银基金经营状况极大改善的重要原因。
极速扩张背后:
策略调整和稽查整改
兴银现金添利货币市场基金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兴银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于2024年4月3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警示函,受到稽查或处罚等措施的原因系未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截止中期报告披露,兴银基金已完成整改。
2023年5月新任董事长吴若曼上任之初,就立下了将货币基金规模推升至超过500亿元的愿景。在2023年9月5日-9月15日期间,原货币基金经理傅峤钰、张蕴文相继离职,洪木妹亲自接管货币基金,公司旗下的6只基金产品均由洪木妹、张璐、黄昭人三人共同管理。
而在洪木妹亲自接管货币基金的管理工作之后,2023年四季度末兴银基金的货币型基金便暴增至613.80亿元,与上一季度相比翻了2倍有余,顺利地完成了新任董事长的立下的“小目标”。
在规模节节高升之际,货币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令人满意。iFinD数据显示,兴银现金增利基金在2023年年度回报达2.21%,今年上半年收益率达1.05%。
兴银现金添利A基金更亮眼,2023年度回报达到了2.51%,并在同行业排名1/766;今年上半年收益率达1.14%,在同行业排名4/857。
兴银现金添利业绩出现如此明显的增长,原因是什么?
从券种配置来看,或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部分中期票据的配置策略有关。
2023年一季度末,兴银现金添利基金突然大幅配置了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部分中期票据,到二季度把企业短期融资券配置比例从28.23%提升至38.59%,中期票据比例也由4.99%上升至11.22%。到了三季度末,兴银现金添利继续加大对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配置力度,企业短期融资券配置比例达到54.71%。
到2023年底,该基金的券种配置上策略又发生变化,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持仓被大幅减低。这一变化是否和公司收到警示函并整改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0日,兴银基金公告称,督察长郑瑞健因身体原因辞职离任,离任日期2024年4月19日,吴真子接任督察长一职。紧接着,在4月30日,兴银基金便收到了监管警示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