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获悉,近日有市场消息称,监管准备下发文件取消利率债基、信用债基免税制度。对于该说法,有媒体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完全是子虚乌有。
8月22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和团队在研报中解析了基金税盾原理和免税退出路径猜想。他表示,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公募基金具有的税收优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其他资管产品,可以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享受3%的增值税率,金融机构自营部门投资承担的税负最大,因此一些银行自营部门通过委外方式进行“合理避税”。据测算,商业银行基金委外规模可能接近7万亿~8万亿元,每年节约的税负成本可能在百亿量级。
“从‘拉平监管’和‘去通道’的角度考虑,未来确实存在取消基金免税的可能,但短期落地的可能性有限,操作性不强。即便未来基金免税开始退出,我们认为也难以一蹴而就,大概率从小范围开始实行,配合‘新老划断’,实现平稳过渡。”
专家预测:存在取消基金免税可能,大概率从小范围实行
近日,多则关于公募基金的市场消息在业内发酵,其中就有“取消公募债券基金的税收优惠”的消息。彼时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检查过头部公募后,准备下发文件取消利率债基、信用债基免税制度。
不过很快就有媒体辟谣称该市场消息不实,有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这些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
8月22日早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和团队在研报中解析了基金税盾原理和免税退出路径猜想,引发市场关注。
在他看来,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公募基金具有的税收优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其他资管产品,可以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享受3%的增值税率,金融机构自营部门投资承担的税负最大。
基金投资债券免税叠加基金分红收入免税,一些银行自营部门通过委外方式进行“合理避税”。据明明团队测算,商业银行基金委外规模可能接近7万亿~8万亿元,每年节约的税负成本可能在百亿量级。如果聚焦目的性相对更强的“定制基金”,其规模可能在1.5万亿~2.1万亿元。
据此,明明指出,从“拉平监管”和“去通道”的角度考虑,未来确实存在取消基金免税的可能,但短期落地的可能性有限,操作性不强,还可能加大目前银行所面临的净息差压力,甚至放大市场波动,导致风险集中爆发,不符合稳步推进整改的要求。
退出路径猜想:可能将首先针对单家银行定制的基金开始退出
对于基金免税退出的路径,明明和团队也进行了猜想。他表示,即便未来基金免税开始退出,也难以一蹴而就,推测可能有两种路径。
第一,退出路径从资产来划分。投资信用债基金的资金最终流入企业,为了贯彻金融支持实体的目标,因此可能暂不急于取消信用债基的免税。
第二,退出路径从投资者来划分,可能将首先针对单家银行定制的基金开始退出,之后是几家拼单式定制基金取消免税,最后彻底铺开范围。此外,为了避免对存量市场产生过大冲击,也可以考虑进行“新老划断”。
事实上,此前有市场消息称要取消基金免税优惠时,有北京公募人士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银行机构部销售的同事“估计一天都没过好,以为以后这业务就不让做了,对他们销售肯定是噩耗”。
另一名头部公募人士也对每经记者表示,若取消基金税收优惠,将对固收占比较高的管理人业务带来冲击,“有一些基金公司以债基业务为主,机构定制债基对这些公司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取消影响肯定比较大,行业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1日,全市场债券型基金的资产净值总规模达到10.68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资产的34.65%。
而从近年基金发行的情况来看,债券型基金规模在新发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逐年增加、热度居高不下,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
对于基金免税退出带来的影响,明明也在研报中指出,如果基金免税取消,基金规模短期内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而配置盘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小,隐含税率存在走高的可能。“然而,现在预判基金免税取消的影响可能为时尚早,调整在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不高;随着未来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相信市场将会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改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