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双十”基金经理(4):7胜沪深300!量化领军人物居过“庙堂”,也处过“江湖”

2024-06-26 15:11:36 和讯网 

A股又双叒叕打响3000点“保卫战”,回顾最近两年,对主动管理的权益基金经理而言,可谓投资生涯的“至暗时刻”。

我们看下直观的数据对比:

2022年公募基金有2936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年限超过10年的有178个,其中几何年化收益超过10%的“双十”基金经理有57位。(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2022年3月2日)

截至2024年6月7日,根据ifund数据库,公募基金有3787名基金经理,连续管理某只基金年限超10年,并且年化收益超10%的主动管理的“双十”权益基金经理只有23位。

具体基金信息见下表:

数据来源:ifund

相比两年前,“双十”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数量肉眼可见的减少了,大浪淘沙,我们盘点一下仅存的优秀基金经理。

 华泰柏瑞“双杰”

量化领军者——田汉卿

田汉卿是位传奇基金经理,她居过“庙堂”,2009—2012任职证监会规划委员会委员,处过“江湖”,她曾供职于有着“量化鼻祖”之称的巴克莱全球投资,并成为其亚洲(除日本)量化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2年,田汉卿带着先进的海外量化投资经验加入了华泰柏瑞基金,一手打造了公司现在的量化团队,成为业内量化重要的代表流派之一,当之无愧的国内基本面量化的领军人物。

她的代表作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过去10年的累计收益173.74%,年化收益为10.59%。除去2019年,基金跑输沪深300指数3个百分点,2017年、2020年,基金涨幅与沪深300指数几乎相同,其余年份,都能战胜沪深300指数,足见量化投资的实力!

图片来源:网络

与传统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不同,量化基金通过处理数据、捕捉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有一套完整的投研系统和投资平台,讲究纪律性。根据量化模型的输出,辅以人工确认,完成投资决策。

根据证券时报的采访,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的量化模型在不断迭代精进。在中长期基本面量化的基础上,还开发了短期量化投资模型,并搭建了自己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NLP),数据处理上从结构化数据拓展到大量处理另类数据,并同时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模型。

公司目前有超200个因子的因子库,可以全方位、多维度地分析上市公司的情况,筛选出预期收益较优的个股,来构建组合。

事实证明,在最近几年以下跌和震荡为主的行情下,量化基金有不俗的表现。华泰柏瑞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豪华量化投研团队的基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田汉卿功不可没。

投资老将——吕慧建

吕慧建和前文提及的姚锦一样,也是位知名度不算很高的“双十”基金经理。

吕慧建2007年6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2009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至今已17年,现任华泰柏瑞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

吕慧建目前在管的基金有4只,代表作华泰柏瑞行业领先混合过去10年的累计收益176.89%,年化收益为10.71%。在2019、2020年都取得了65%以上的单年度回报,在牛市有较好的进攻性。

另一只华泰柏瑞健康生活混合,任职9年,年化收益为15.50%。他目前的管理规模只有5亿。

图片来源:网络

选股风格方面,吕慧建擅长把握自下精选个股,进攻力十足。选股方法中,企业的盈利是核心,重点把握景气向好、估值扩张的投资时段,倾向大中市值的龙头企业。他属于交易型选手,换手率偏高,近两年平均换手率在3.5倍左右。

投资风格方面,吕慧建偏爱成长风格,但是在某些价值风格占优的年份,他会进行切换,并且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行业配置方面,吕慧建以“消费+成长”为主要配置策略,在稳健消费、传统成长与创新成长三类资产中阶段性轮动调整,在新能源、医药、先进制造等行业进行布局。

往期回顾:

盘点“双十”基金经理(1):任职超过15年+年化收益超10%,他是唯一的答案

盘点“双十”基金经理(2):年化25%,都当不了行业老大中的老大

盘点“双十”基金经理(3):单年度收益超过100%,宝藏基金经理不该被埋没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