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板块热度持续攀升,机构称并不拥挤仍继续看好

2024-06-03 12:23:46 新浪网 

今年以来,高股息红利策略受到市场青睐,以标普红利ETF(562060)为例,今年以来涨幅为11.99%。红利策略近期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红利赛道交易是否拥挤?高股息主题还能走多远?

高股息板块热度持续攀升

根据多方面迹象可以表明,高股息板块在投资机构内的热度正在持续攀升。

第一,红利策略相关的基金发展态势可谓如火如荼。近期有越来越多的公募机构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投教文章,向投资者间接推介“高股息主题”相关策略和基金产品,并且不少红利类主题基金和红利指数ETF的份额近期持续增长。

据Wind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统计,今年1至4月新成立的红利主题基金数量(名称中带有“红利”或“高股息”字样的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成立数量总和。随着红利的热度一路走高,各家机构都在积极布局相关的产品。

第二,在私募业内,越来越多的机构对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兴趣盎然,将相关主题类ETF纳入投资配置组合,成为了不少主观多头私募介入高股息板块的流行策略。深圳某规模超50亿元的主观私募市场部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其所在机构今年以来重仓买入了多家公募的红利ETF,且近期对相关ETF进一步加仓。

第三,不仅是主观机构投资者,近期一些头部量化机构也开始“破圈”推介相关红利主题指增产品。据了解,5月以来,世纪前沿、思勰投资等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均对外定向宣发了最新研发的红利优选策略、红利指增策略。一些对此持谨慎观点的量化业内人士表示,红利指数或其他主题类指数、单一行业指数因其“窄基”(成份股较少)的天然缺点,往往很难做出相对于对标指数的超额收益。有业内人士更进一步表示:“与其说,相关量化私募是在红利主题内做超额阿尔法,不如说他们是更看好A股红利风格的持续性。”

机构仍继续看好高股息

中信证券指出,市场步入存量状态,全球资金再平衡冲动降温,基于预期修复的行情结束,现实逐步验证后,稳步上行态势将延续,配置上建议继续围绕绩优成长、低波红利和活跃主题布局,减少轮动博弈。

申万宏源表示,后市配置,建议守住基本面未验证明显回落的广义高股息资产,重点关注电力、煤炭、有色、银行、核心白酒等;短期科技成长修复行情已启动,相对性价比较高,重点关注华为链、AI手机、汽车IT等;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方向建议在回调之际积极布局。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在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报告中表示,第一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的加仓方向可以总体概括为:增配“价值中的价值”。一方面,下游周期中的公用事业、交运均获增持,电力与航运港口同步获得公募机构大幅加仓,大金融板块中的银行也获得公募明显增仓;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在央企上市公司的配置占比明显上升,特别是增配了电力、航运港口、电信运营商、煤炭、工业金属的央企标的。整体来看,第一季度公募基金调仓行为较为一致,正在明显抱团增配高股息与资源品。

天风证券表示,新“国九条”中“市值管理”“提高二级市场投资回报率”从政策面上进一步催化高股息策略。在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共振之下,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有望获得价值重估。A股整体盈利增速相对承压,稳定红利防御属性凸显,新“国九条”下上市公司分红率有望提升,针对高股息板块,公募尚未大规模主动加仓,投资方向并不拥挤。

开源证券将各指数成分股合并,基于红利股票池进行测算,发现自2010年至今,当前红利股票板块的成交额占比处于相对低位水平。

信达证券认为,在不确定的行情下,稳定生息类资产的重要性提升。结合绩优基金策略的最新信号与资金面上的积极情绪,中短期内继续看好红利赛道整体的配置价值。

各项新规助推红利资产不再仅仅是追求短期确定性的工具,而更是中长期值得配置的投资佳选。

从政策角度来说,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强调“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此外,证监会发布“两强两严”政策,对于企业提升股东回报和分红比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综合来看,机构认为,红利策略目前的位置谈不上过热,且在复杂环境中的配置优势更为凸显。从中长期视野看,低利率环境或许将成为新的常态,新一轮注重价值重塑的投资浪潮或许已然悄然兴起,而红利资产已然在迎接新的时代。可借道标普红利ETF(562060),一键布局高股息、高分红板块。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