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备案新规周年:数量锐减逾80% 管理人存量缩水3500家

2024-05-26 14:23:29 自选股写手 

快讯摘要

私募备案新规实施一周年,备案数量同比下滑超八成,行业迎来“存量”时代。门槛提高,管理人总量缩减3500家,马太效应显现,头部私募募资备案活跃,中小机构面临淘汰。

快讯正文

5月见证了私募登记备案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完整年度,这一变革引发了行业格局的重大调整。新版规定对私募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准入标准,导致私募备案数量出现显著下降。 【私募备案新规实施一年间,通过备案的私募数减少超过八成。】中国基金业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新规施行的一年中,即从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1日,仅214家私募机构完成了备案登记,相比之下,上一年度的1315家,下降幅度超过了80%。这种下降趋势在5月份尤为明显,新增备案的私募机构仅上海泓原一家。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管理人备案通过数量居首。】在所有完成备案的私募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有144家通过备案,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通过备案的为68家,此外还有2家其他类型的私募管理人完成备案。 【新规加剧私募机构的淘汰。】随着监管政策的严格制定,一批风险机构遭到清退,管理人总数量从历史高点减少3500家,这反映出监管强度在持续加强。 【私募行业正式进入“存量时代”。】过去几年,每年都有超过1000家私募机构完成登记备案,而新规实施后的第一年,备案数量降至200多家,预示着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备案难度的提高。】新规实施后,私募管理人备案的难度明显增加,部分管理人备案过程充满挑战。 【私募管理人数量持续减少。】监管政策的“严进强退”导向导致私募管理人数量逐渐减少,从2022年2月的历史最高点开始,管理人数量减少了3583家。 【风险机构被清退,行业集中度提升。】过去一年内,协会注销了2537家私募机构,5月以来,又注销了164家,其中包括因“12个月无在管”被注销的96家。 【私募行业马太效应显现。】私募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使得马太效应日益明显,中小机构不断面临淘汰的压力。 【头部私募募资能力强劲。】备案基金数量和规模创新低的背景下,中小私募募资能力受限,而头部私募机构却能募集到大量资金并成功备案产品。 【管理规模的分化加剧。】协会数据显示,前400家私募证券机构占据了近80%的行业管理规模,而后2000家机构仅占0.15%,显示了规模分化的加剧。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