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三体论:基本面投资专家共同体、吸引多面体、赋能发光体

2022-07-22 10:22:52 和讯 

  2022年,鹏华基金全面呈现以基本面投资专家共同体、吸引多面体、赋能发光体的状态。头部资产管理公司投研实力的持续输出与深受认可,离不开人才体系建设这一根本。对于一家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言,除了能够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对优秀人才的能力加成。通过自身的价值赋能,聚集人才并实现融合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可持续回报。

  拥有万亿管理规模并跻身行业头部的大型资管机构鹏华基金,已经成为“锻造”优秀基金经理的投资共同体以及各大权威评价机构的“榜上客”。从全球认可度最高的晨星奖,到国内基金界“奥斯卡”金牛奖,再到颇具含金量的明星基金奖、金基金奖等评选中,鹏华基金在公司层面、产品层面、基金经理层面屡有斩获。2022年,鹏华基金除了继续夯实基本面投资体系,还吸纳了数位高段位的具有多元投资能力的基金经理。其中既有12年深耕新能源赛道的闫思倩,也有屡获金牛奖的杨飞等多位投资战将均蓄势待发。

  从行业视角来看,规模体量是评判资产管理机构实力的重要指标;从专业视角来看,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与团队。人才作为资管机构最重要的资产,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犹如在DCF现金流折现模型中,影响企业价值最大的变量是“久期”。而对于基金经理的价值评定,取得超额收益的可持续性,就成为影响其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超额收益能力的“久期”,既源于基金经理自身的不断锤炼,同时也与所在公司的平台能力有强相关性。擅长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人才,成为与推崇基本面投资的鹏华基金实现彼此双向选择的基础。依托长期磨砺的基本面投资“共同体”, 鹏华基金正吸引“多面体”投研人才形成有效聚合,并持续赋能投研人员成为投资“发光体”。

  共同磨砺的基本面投资“共同体”

  作为境内公募行业“老十家”之一,历经20余年砥砺前行,鹏华基金已经跨越了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里程碑。单就管理规模体量来看,鹏华基金已不仅是国内公募行业的头部资产管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也迅速提升。

  2022年IPE公布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Top500榜单,包括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字公司、基金公司、养老金公司等各类型资产管理机构均纳入统计。榜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鹏华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了10287亿,排名国内第26位,全球第159位。值得注意的是,鹏华基金从上一年的全球IPE排名183到今年的159,大步前进了24名,成为这份榜单中进步最快的国内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从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多年来鹏华基金发挥专业优势,以中长期优异表现稳步跨越市场波动,再现基本面投资之美。据最新发布的《银河证券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排行榜》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素有“基本面投资专家”的鹏华基金旗下共有49只基金在不同回报区间表现领先,涵盖了权益与固收两大投资方向。其中,19只权益类基金在多个周期业绩排名居前,包括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和1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展现出中长期不俗投资实力。

  跻身国内一线主动管理机构的背后是鹏华基金多年基本面投资体系的有效架构和搭建。鹏华基金为构建统一基本面投研理念和框架持续练内功,持续坚持研究发现价值,重视基本面研究,鼓励研究员在各类市场环境中保持冷静、理智、独立的价值判断;保证研究工作的合规性、专业性、独立性和前瞻性,致力于寻找符合产业和社会发展方向,对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进行长期跟踪。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目前鹏华基金逐渐形成了可持续的基本面投研实力,在投资中更加注重追求长期回报上的确定性,忽略短期业绩的波动性,通过组合投资的确定性来降低个股投资的不确定性,并通过构建严谨、完整的研究体系,形成公司层面、产业层面、经济和社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实力,力求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洞悉市场基本面变化,寻找符合产业和社会发展方向,且具备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盈利能力的最优投资标的,得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多面体”人才兼容并蓄的聚合

  通过持续跟踪不难发现,鹏华基金一直致力于打造“基本面投资专家”体系。鹏华基金的投研团队,对于公司底层研究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现金流折现模型,即格雷厄姆的经典价值投资框架:买入一个资产的长期回报来自这个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是其每天的收盘价;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股价波动,而是内在价值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长期以来,鹏华基金的人才体系展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注重内部的人才培养,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是从内部的研究员就开始培养,形成了统一的投研底层价值观和文化;其二,注重梯队的年龄结构,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健康的投资团队,每年都会培养出优秀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进一步深入来看,一方面,“基本面投资”并非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深入到每位基金经理的投资体系、选股视角、业绩归因中。这一点,在持续推出超3年的鹏华基金“基本面大学堂”栏目中,有着较为充分的体现。通过每位基金经理的“基本面大学堂”课程分享,不难看到统一的底层基本面投资框架,以及基于产品特征、个人方法上的差异化投资操作。

  另一方面,鹏华基金并不依赖某一两个基金经理或者产品线,而是以公司团队作战的方式,优化基本面的投研流程,构筑兼容并蓄的基本面投资“多面体”。在鹏华基金内部,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基金经理进行分组和分类,让每一个基金经理保持风格稳定的同时,能够更专注在其擅长的领域。况且,能够成为管理万亿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也并非仅靠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而是整个团队协作下合力制胜的必然结果。

  迈入万亿规模的里程碑后,鹏华基金也在人才发展策略上出现了新变化,闫思倩、杨飞等人力的加盟,正是鹏华基金基本面专家人才体系建设新变化的标志性事件。从过去主要依赖内部培养的人才策略,拓展至承载更大外部投资需求的新人才战略,形成“两条腿”走路。站在万亿规模的新起点,这对于鹏华基金意味着,更全面的产品线,更多元的投资策略,横跨股票、债券、现金、境内、境外、主动、被动的多层次资产能力,以及更强大的公司整体品牌。这对鹏华基金的人才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望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鹏华基金硕果累累,共有24位基金经理荣获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晨星奖等奖项68次,公司奖24次。而站在新的起点,以新的人才战略聚合优势资源,无疑将进一步强化优秀人才“多面体”的内涵。

  价值赋能于基金经理“发光体”

  在构建了优秀的公司品牌、投研体系之后,鹏华基金犹如一块磁铁,能广泛吸收内部和外部优秀人才的特点,并且对每一个人进行赋能,实现平台和个人价值的双赢。也体现了一个强大平台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在加盟鹏华基金之前,闫思倩在新能源领域已有深厚耕耘,其所管理的基金也取得不菲业绩。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以来,闫思倩逐步从卖方分析师进阶至基金经理,基于在新能源领域的长期厚积薄发,深受基民认可。尽管加盟鹏华基金后接管产品时间并不长,但也实现了业绩的“开门红”。除自身专业实力的发挥外,也离不开鹏华基金的平台赋能。

  实际上,不仅新能源赛道,采用“集团军”作战模式的鹏华基金,投研团队对于每个行业和风格均有覆盖,并形成互补。在大消费、大医药、大制造、大科技、大金融、大类资产FOF等多个主流赛道和资产领域,鹏华基金都涌现出“发热”的代表性产品和“发光”的旗帜性基金经理。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鹏华基金平台不过多依赖于基金经理单兵作战,通过协作共进、优势互补的投研平台,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研究员之间形成了更好的互动和分享,推动彼此持续成长,也帮助基金经理在业绩逆风期,能够坦然应对市场,保持投资动作不变形,确保投资理念与风格不漂移,也成为对投资者的最大保护。

  众所周知,单一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尽管能够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统一,但未必能够打造全方位的产品策略体系。多元化兼容并蓄,必然要求平台型资产管理公司形成良性包容的文化。从底层的价值观上,鹏华基金构建了统一的基本面底层投资思维,在跨越了万亿管理规模后,鹏华基金文化的包容性也逐渐显现。在公司的文化上,鹏华基金变得越来越向外部的优秀人才开放,通过吸收更丰富的细分投资策略专家,旗下产品线多元扩容日臻完备。

  历经二十余载深厚积淀,鹏华基金久经市场考验,磨砺出基本面投资“共同体”;“多面体”基本面投资专家群体凝聚于精英荟萃的平台;而在大平台的价值赋能基础之上,鹏华基金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愈强,并促使他们成为熠熠生辉的投资“发光体”,持续为客户提供回报。

(责任编辑:赵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