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吸金超1000亿! 陈光明旗下睿远第三只基金又卖爆了!

2021-12-03 09:02:35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号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庞华玮

  编 辑丨巫燕玲

  图 源丨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12月2日,陈光明旗下的睿远基金发行第三只基金——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睿远稳进配置”)。

  毫无意外,睿远新基金卖爆了。

  来自渠道的消息指,仅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一家,9点15分销量就突破百亿,中午达300亿左右,下午3点已超500亿。

  睿远稳进配置基金是通过各代理销售机构和睿远基金APP、官网等直销平台发售,基金募集规模上限100亿元。

  有消息指,睿远稳进配置全天全市场认购超千亿。

  不过,各家渠道的统计工作还在进行中,目前尚无具体的数据出来。该消息未经证实。

  但此前睿远基金发行的两只基金都曾因太多资金认购而一度刷新当时的最低配售比。

  回顾一下当时盛况:

  2019年3月,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的首只公募产品——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睿远成长价值)发售,一日吸金超700亿元。睿远成长价值的A、C两类份额分别设置了50亿元和1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A类份额配售比约为7.04%。创下了国内公募配售比的最低纪记录。

  2020年2月,睿远基金第二只公募基金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睿远均衡价值三年”)的配售比例最终为4.9%,单日申请认购资金超过1224亿元。

  不过,上述两只基金都是权益类基金,在市场火热行情时发行。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为偏债混合型基金,属于“固收+”产品,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40%,其中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

  并且,目前市场正是新基金发行淡季,在淡季“固收+”产品还能一日吸金千亿元,很让人意外。

  不过,最近两年偏债混合型基金的发展势头很猛。尤其在今年年底资管新规将正式落地,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股市大震荡的诸多因素之下,固收+很受散户和机构投资人欢迎。

  根据国盛证券统计,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偏债混合型基金存量规模为6888亿元,相较2019年一季度的688亿元增长了6199亿元,增幅达900%。偏债混合型基金的发展速度快于二级债基,数据显示,二级债基存量规模为5856亿元,较2019年一季末的1875亿元增长了3980亿元,增幅达212%。

  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饶刚认为,偏债混合型基金的投资不仅仅是债券和股票两个资产类别的简单糅合,还需要整体看待各类细分资产的相关关系、对冲关系,以及相对价值,以及深入理解各类资产相互关系和风险要素。

  饶刚认为,就相对价值比较而言,从整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多年的高速发展,债券的收益率水平逐级降低,目前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位于3%以下,二者之间的比价优势是一步步地向权益投资倾斜的。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饶刚是公募基金圈的固收老将。

  资料显示,饶刚,复旦大学数理统计硕士,现任睿远基金副总经理、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他于1999年毕业后进入证券行业,2003年进入公募基金行业,2006年起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具有22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投资经验13年,一直专注于固定收益研究和投资领域。

  饶刚是业内较早一批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经历了债券市场和A股市场的多轮牛熊转换,从最初承办可转债项目与债券结缘,到2003年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开始债券研究和投资,过去十多年来,他习惯从风险视角出发,持续发掘不同时期的高性价资产。比如早期的信用债投资,他和团队率先形成以宏观研究为指导的自上而下的灵活配置风格,以个券研究为基础的高收益信用债券投资风格,积极挖掘可转债、城投债等的投资机会;近年来,看好权益类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

  他曾表示,对于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而言,最幸福的时光应该是在2015年以前的十来年,在这个阶段,债券的票息很高,杠杆的息差也很高,整个市场几乎没有信用违约,只要管理好流动性风险,整体而言,债券组合就能够给客户带来一个相对不错的回报。但是进入2015年以后,债券收益率快速下滑,而原来一些高收益的债券品种出现信用风险,市场整体从长期看大类资产配置的天平开始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他认为,站在目前时点,能够挑选到一些分红收益率大大高于发债成本的标的,也能找到一些成长性公司,其长期回报会大概率优于债券投资的标的。与此同时,他也表示,作为偏债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将会更聚焦到宏观和中观的层面,个股选择层面将主要依托于公司权益投研团队。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王绮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