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家机构已开展现场检查 新一批基金投顾展业在即

2021-10-19 02:15:53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陈墨 陆慧婧

场检通过,即将正式展业——这个金秋十月,越来越多的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传来了“下场试水”的好消息。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第二批41家拿到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备案函的机构中,已有超过10家机构完成展业前的准备工作,正配合辖区证监局开展现场检查。广发基金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已宣布完成基金投顾的场检,本周内即可对外展业。

超10家基金投顾机构

已开展现场检查

今年6、7月,第二批基金投顾试点大扩容的消息让业内“沸腾”,41家基金公司和券商机构提交了最终方案并拿到第二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备案函,进入正式展业前的冲刺阶段。

如今3个多月时间已过,除广发基金、东方证券已经开始对外展业之外,截至10月18日,有超过10家机构配合监管层开展场检,多家机构已通过现场检查,本周可以正式展业。

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准备现场检查,已基本做好相关系统建设和业务安排,未来将携手互联网销售机构及官方直销APP,持续深入做好全流程的投资顾问服务,致力于提升客户投资体验。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已经开展场检,近期公司也在完善基金投顾相关制度。

谈及最新业务进展,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表示,目前公司旗下的4个组合已经上线天天基金网平台,这是第二批拿到牌照的公司中率先实现第三方销售平台上线的公司。她预计在业务开展初期,各个机构会充分结合自身特点,有的侧重策略开发和组合构建,有的侧重优化系统流程、提高客户体验,有的可能侧重与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合作、加大基金投顾业务的推广等。

试点两年

服务资产超500亿元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工作开展已接近2年,有59家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资格试点的备案函,包括24家公募基金、29家证券公司、3家银行、3家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首批试点机构的投顾服务资产超过500亿元,服务投资者超过200万户,基金投顾客户中保有3个月以上的客户复投率超过40%。

盈米基金副总裁、且慢负责人林杰才表示,根据主管部门对不同类型客户的收益情况进行的比较,投顾客户收益水平优于自主投资客户收益水平在0.12%~1.97%之间,显示出投顾业务有效改善了基金投资者的收益水平。

从具体基金投顾机构来看,不少公司业务发展较快。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陈彤表示,截至9月30日,易方达共上线了10个平台,客户复投率约44.5%,管理型投顾服务盈利客户占比近82%。

林杰才表示,今年7月1日,且慢在上线“四笔钱”投顾服务计划8个月后,投顾签约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成为首家投顾资产规模破百亿元的投顾试点机构,且慢投顾服务资产最新规模接近120亿元,总签约客户超过18万。

基金投顾业务

迎来发展红利期

自2019年10月起步至今,基金投顾试点机构数量逼近60家,服务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可谓实现从“0到1”的突破,解决“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等行业痛点、发挥专业买方中介作用的效果逐步显现。

南方基金以一组数据说明了基金投顾在改善投资人体验上取得的成绩:“以司南投顾为例,截至2021年8月底,持仓客户盈利占比超过81%,留存资金超过88%,其中,2021年新客户复投金额占比超过65%。从数据可以看出,基金投顾有效改变了客户投资习惯,基金投顾鼓励长期投资的理念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陈彤说:“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总结,‘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有几大原因:首先,基金投资本身需要专业,基金数量繁多、种类复杂、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投资者缺少时间精力进行深入研究;第二,从基金业绩来看,本身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比较大,持续性不一定强,‘看榜买基’有效性弱;最后,投资者本身存在着行为偏差,如常说的追涨杀跌、频繁申赎,还有对投资认识上的各类误区等,都有可能导致投资体验的下降。”

据林杰才观察,投顾为投资者赚取更好收益,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的改进:一是代表了客户的买方立场,可以让投顾机构更多的考虑客户利益,如在交易过程当中千方百计帮助客户节约交易成本;合理的投顾策略设计,可以帮助客户降低账户资产的波动,提升持有体验;及时专业的陪伴服务,可以避免客户心理被波动击穿而做出错误决策。

对比海外市场,杨喆看好基金投顾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她说,从投顾业务成熟的美国市场来看,2020年底SEC注册投资顾问所管理的监管资产规模达97万亿美元,基金投顾已成为美国公募基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居民整体来说,目前金融资产的占比是偏低的,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是日益增长的,基金投顾业务会迎来发展的红利时期。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