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的2021:高质量发展决心和宏观政策支持
——2021政府工作报告的信号解读
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我们认为,从投资角度,报告给出两个积极信号:
一是更关注高质量发展。创新成为全本最高频词,此外提升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至100%、GDP目标采用“底线式”等,为高质量发展留下空间,加大动力。
二是财政政策超预期。测算下来,3.2%的财政赤字率下,各分项可能还高于去年疫情特殊安排,再次体现政策“不急转弯”,经济复苏势头有望持续,投资上,重点关注受益于此的可选消费和周期等。
一、信号一:“创新”成为最高频词,未来经济发展更重视质量
1. 底线式目标并非对经济判断保守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没有设定GDP增长目标。本次报告提出,2021年GDP增速要实现“6%以上”的经济目标。
“6%”体现了政策平稳性和连贯性。受去年低基数的影响,2021年GDP实际增速可能在9%左右,但这一高增速不可持续,2022年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6%的目标,不会引发对中国经济增长不稳定的误解
“以上”二字体现底线意味。过去这一目标多为区间或约数目标,如2019年为“6%-6.5%”,2018年为“6.5%左右”。设立一个远低于各方实际预测值的底线目标,有利于引导不去刻意追求高增长,而是集中精力于优化经济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留下空间。
2. “创新”是最高频词
报告提出,“依靠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2021年重要工作之一。根据东吴证券(601555,股吧)的测算,本次报告中“创新”取代“就业”重回报告最高频词,达到43次。
在激励企业创新方面,报告首次提出,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企业所得税的一种优惠方式,此前这一比例为75%,此次对制造业企业提高到100%,意味着投入100万元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基数时,扣除额从175万元提至200万元。此举有助于激励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报告重点强调“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也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视。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再贷款再贴现成为主要支持工具,普惠定向降准存疑;二是定向引导信贷投放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预计央行后续将推出定向信贷支持工具。
二、信号二:赤字率超预期,再次体现“不急转弯”。
从报告来看,今年的财政安排虽然逐渐从疫情的特别财政安排中退出,如抗疫特别国债退出,但实际上积极程度仍然超预期。
主要超预期之处在于财政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虽比2020年的3.6%略有下调,但高于3%左右的普遍预期,是除2020年外的最高水平;考虑到今年实际经济增速可能有9%,虽然赤字率从3.6%降到3.2%,但是实际总量更大,经测算可达3.64万亿。剔除去年不可比的1万亿抗疫国债,各分项实际略高于去年水平,再次体现“不急转弯”的宏观政策。
预计基建投资增速不会如市场预期下降较快,将有力承托今年经济。财政赤字主要为支持基建项目,优先支持在建工程,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有助于扭转因基建投资增速下滑导致的经济一季度见顶的悲观预期。此外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3.65万亿,较2019年增加1.5万亿,增速(以2019年为基数测算)高于2018和2019年。
三、经济复苏势头将进一步保持,企业盈利动力强劲
从本次报告来看,宏观政策略超预期,尤其是财政政策力度较大,对经济的呵护意图明显,将有效化解此前对经济的担忧,经济复苏的势头将进一步保持。
我们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比较坚韧,工业企业盈利仍然处于高位,PPI还在持续回升,将继续推动盈利增长,预计上市公司盈利将创下10年最好水平,而货币政策也不存在大幅收紧的基础,可以说,A股牛市并未结束。随着疫情的恢复,海内外需求共振,重点关注受困于前期疫情的可选消费和周期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