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未见大规模赎回基金 坚持长期配置思路

2021-01-27 01:25:44 证券时报 

图虫创意/供图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邓雄鹰 杨卓卿

上证指数在1月25日创下新高后,于26日重回3600点以下。市场受挫之际,有消息指险资早已在布局赎回。

保险资金是基金市场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去年11月底,险资运用余额21.2万亿元,其中投资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为2.8万亿。其中,险资投向基金的规模已超过万亿。

多家保险机构相关投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听说险资大规模赎回基金的消息,对基金的投资还是正常交易范畴,尚未有超常规的赎回动作。事实上,还有保险机构表示目前投资股票及股基还在高仓位。不过,不排除有投资经理进行战术性的赎回和调仓,但这不代表险资战略布局发生重大转向。险资对权益市场的投资着眼长期配置,更加关注长期收益,而非短期。

基金投资战略未调整

市场关注资金动向,有传言称险资正开始赎回基金。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多家险资机构了解到,险资主流操作还是以正常交易为主,未有大的赎回动作,对基金的投资没有战略层面的调整。

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基金投资部总经理表示,近期公司对基金的投资都是正常交易范畴,没有太大动作。他表示,基金投资现在整体上还是浮盈的,收益很好,至于今年后续会不会有兑现收益的需求还要看市场情况。

一家寿险公司首席投资官表示,自家尚未有赎回基金或减仓股票的情况,目前公司还属于顶着高仓位的情况。在他眼中,至少一季度的行情还是会看好的,在一季度都会保持高仓位。

一位中型保险资管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市场每天都有人申购有人赎回,这些都不会改变市场本身的运行方向,顶多改变运行节奏。“我判断,上半年A股的流动性环境可能没有港股那么好,所以应该会比港股走得更曲折一些,但整体上全球的宽松环境会因为疫情而延续,在没有出现大的转机之前,资本市场都不会太差。”

一家寿险公司投资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尚未听说保险资金赎回基金的操作,“对于上半年的股票市场我还是中性偏乐观的”。

险资投资秉持长期思路

受访险资人士分析,之所以有险资赎回传闻,可能基于行情而来。他们猜测险资赎回基金的理由:一是自有资金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标;二是实现去年以来的基金浮盈收益。

前述寿险公司首席投资官分析,即便有人赎回也属正常。因为险资的特性是追求绝对收益,要实现收益,落袋为安。“大家都是带着去年的浮盈,浮盈很高,今年基金分红不够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赎回基金)挺正常的。”他表示,即使赎回了,也不一定是因为看到行情到顶了。

“长期看还是会形成慢牛走势,今年开年不到一个月,不少基金收益已经超过10%,短期调整其实也是风险释放。”一位曾从事险资投资的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有的机构考核目标是7%,年度任务完成后赎回也非常合理,但并未听说险资大规模赎回。

不过,整体来看,险资的负债特性决定其投资策略更注重长期配置而非短期收益,在投资资产中仅有非常少的部分用于博取交易性收益。前述大型保险资管机构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强调,公司对基金的投资是长期思路,更关注长期投资收益率以及长期净值表现,不会太注重短期的表现。

上述寿险公司首席投资官也表示,险资主要看大的趋势,根据大势确定整体配置操作思路,不会过分关注短期的交易。

据证券时报记者此前采访了解,主流险资选择基金主要看重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且关注回撤情况。考虑到险资追求绝对收益,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因此险资在不同行情下也会投资不同风格的基金。简言之,如果看好市场,会更加倾向于找进攻性相对较强的基金经理;如果不看好市场,会更倾向于防守性较强的基金经理,可能当下少赚一点,但下跌时的防御性会更强。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