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研》沪深金融组 胡一飞/研究员 苏果 洪力/编审
在缺席股票型基金多年后,成立于2013年的太平基金终于在2019年7月发行了其第一只股票指数型基金--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A/C。这只基金的发行对于太平基金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虽然截至2020年3月31该基金的净资产仅有0.99亿元,仅占太平基金净资产总规模160.29亿元的0.6%,不到百分之一,但毕竟迈出了股票型基金的第一步,其产品线也补上重要的一环。
对于太平基金来说,虽然在今年终于发行了第一只股票指数型基金,但这改变不了权益类基金在太平基金净资产总规模中所占很小比例的局面。截至目前,太平基金净资产规模为160.29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为62.68亿元,货币性基金为77.68亿元,混合型基金不过19.04亿元,而股票型基金更少仅为0.9亿元。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合计仅为19.94亿元,仅占到12.4%。
1
成立六年仅有四只权益基金,多为“菜鸟”基金经理
太平基金前身为中原英石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23日,目前股东分别为太平资产、中原证券、安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83%、8.5%、8.5%。太平资产的实控人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平基金也成为第一家由保险公司绝对控股的保险系基金公司。太平基金现有8只基金(份额合并统计),共146.3716亿元,6位基金经理,在144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90位。
和大部分固定收益类基金占据绝对多数的基金公司一样,这类公司都有一些类似的问题,一般来说它们的投研实力比较弱,反映在权益类产品上的业绩都不怎么好,太平基金也不例外。
截至目前,太平基金旗下仅有四只权益类基金,一只还是去年才发行的指数基金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A/C,另外三只为混合类基金太平灵活配置、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太平睿盈。这三只混合基金都属于主动管理型产品,但除了太平改革红利精选成立至今还收益了20.2%之外,剩下的两只业绩都不理想。
太平灵活配置从2015年2月份成立至今亏损了21.3%,就算从2017年牛市时看,该基金当年也仅盈利了13.96%,远远低于沪深300指数的21.78%,在后来的2018年又亏损了17.71%,前一年的盈利还不及其亏损。到了2019年的牛市,其盈利又仅有18.12%,再次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的33.59%。
而且这只基金还是太平基金旗下目前基金经理最多的一只,林开盛、徐磊、常璐三人管理太平灵活配置。但是除了林开盛的管理经验有3年,其余2人中徐磊只有1年多,常璐不足一个月。林开盛在2009年7月至2016年4月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任首席分析师,2016年4月任研究发展部负责人,从事投资研究相关工作。2017年加入太平基金。
其实林开盛从担任基金经理时就管理太平灵活配置,目前3年多时间回报仅有19.60%,远逊色34.24%的同类均值。
太平睿盈混合A从去年3月成立至今也仅有9.9%的收益率,基金经理吴超有2年多管理经验,另一位陈晓则超过5年。如果算上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基金经理梁鹏的话,该公司旗下的三只主动管理型权益产品大多都是经验青涩的“菜鸟”在管理。
2
货基巨额资产规模全靠机构,资金进出影响大?
古语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太平基金背靠着太平保险,在发展固收类基金上一直是顺风顺水。截至目前,债券型基金为62.68亿元,货币性基金为77.68亿元,总计140.36亿元。
在太平基金内部,近年以来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此消彼长,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从2018年12月末的27.13亿元,上升到2019年9月末的62.35亿元,增加了35.22亿元,到今年一季度增加到62.68亿元。而货币基金的规模却由2018年12月末的98.77亿元降到2019年底的86.01亿元,在今年一季度又继续降到77.68亿元,1年多下降了21亿元之多。
太平基金现有太平日日金A/B、太平日日鑫A/B二只货币基金,这二只基金都属于机构委外资金定制基金。太平日日金A/B,成立于2016年11月4日,截至目前基金净资产合计为18.65亿元。查阅太平日日金货币B的规模变动可知,2016年12月31日时基金净资产为135.50亿元,仅仅过了一年在2017年12月31日时已经缩水为64.72亿元,再到2019年9月30日时仅剩下26.51亿元,到今年一季度又降到18.53亿元。太平日日金货币B的规模是18.53亿元,占了该基金主要规模,但从去年年报看,其100%都为机构投资者。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货基太平日日鑫A/B,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3月15日,截至今年一季度合并份额后净资产规模为59.02亿元,但其中的太平日日鑫B占到了57.89亿元,其中99.82%也是机构持有者。
通过分析太平日日金A/B、太平日日鑫A/B二只基金,这二只基金的机构持有情况,可知这二只都是机构委外资金定制基金,当机构的资金大幅撤出基金时,规模出现剧烈的变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货币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之时,太平基金的债券基金在2019年规模却大幅的增加。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从2018年12月末的27.13亿元,上升到2019年9月末的62.35亿元,增加了35.22亿元。太平基金中债券基金的规模出现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太平恒利纯债的规模由2018年12月末的27.13亿元,大幅增加到2019年9月末的60.34亿元,增加了33.21亿元。
太平恒利纯债成立于2018年6月15日,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截至目前净资产为59.61亿元,是太平基金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而这只基金更是一只机构委外资金定制基金,查阅该基金2019年年报可知,机构持有比例达到99.61%。
从上述通过对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持有人机构分析可知,太平基金依靠引入机构委外资金快速做大规模,但这种过度依赖机构客户赚舒服的钱的做法,不利于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对太平基金的投研本身也是很大的伤害,不利于基金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也与监管层所大力倡导的提高权益类基金比重的初衷背道而驰。
3
“菜鸟”当家能否堪重用,高管更迭频繁太平基金不太平
太平基金现有7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为1年多。其中3位的从业年限在2年以内,梁鹏、吴超、潘莉在2年多,仅有林开盛达到了3年。
这七名基金经理中,除了陈晓曾经在光大保德信基金从事过基金经理岗位外,其他的五位都是太平基金从内部培养任用。陈晓履历显示,2010年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先后担任投资部研究助理、固定收益研究员、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2014年1月起担任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在光大保德信基金任职基金经理期间,所管理的基金都取得了正收益。陈晓2018年11月加入太平基金,现任固定收益部投资负责人。
糟糕的基金业绩和持续萎靡不振的基金规模,使得太平基金大股东对管理层不大满意,太平基金高管人员一直频繁更换。以总经理一职为例,不过六年时间已先后经历林伟萌、宋小龙、邱宏斌等人,每任总经理任期不到2年左右时间。
2019年9月11日,太平基金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邱宏斌任期届满离任,并由副总经理吴东代任。值得一提的是,邱宏斌担任太平基金总经理的时长仅为14个月,而其上一任林小龙任期也不到二年。其中,吴东有太平基金股东方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太平资产)的从业经历,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出任太平资产风险管理部/项目评审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级)、风险管理及合规部总经理等职;2017年12月加入太平基金,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9月17日,太平基金发布公告称,原副总经理岳冲离任,转任督察长;原督察长王健离任,转任副总经理。
太平基金董事长汤海涛在2019年2月初,表示太平基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布局股、债、货币三大类主动型标准产品。在过去的一年,公司产品线布局已初见成效。在过去的一年,太平基金在投研能力建设上,调整优化资金配置,增强了市场可辨识度;在销售能力体系建设上,太平基金初步建立了双营销中心,深入拓展属地化机构客户合作机会,并结合公司优势,稳步推进个人客户拓展,提高客户资金配置收益,深挖资源,提升客户满意度。
从业绩上看,今年以来太平基金仅发行了一只权益类基金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A/C,在权益类基金的布局上并没与多大的突破。而另外二只权益类基金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太平改革红利精选也是业绩欠佳,成立至今的复权净值增长率为负数,又谈何提升客户满意度呢?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实力还太弱小,这块短板还没补上,远谈不上产品线的布局初见成效。
从总体上看,太平基金作为一家保险系基金,大股东太平保险也确实为其带来了巨额的机构委外资金,托起了太平基金固收类基金的规模,但从总体来看太平基金的实力还是很弱小。纵向与同是2013年成立的保险系基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大股东中国人寿(601628,股吧)、澳大利亚安保集团,中外合资)相比的话差太多,国寿安保基金资管规模为2,077.46 亿元,排名25位。横向与同是2013年成立兴业基金(2107.20亿元),永赢基金(1879.62亿元)相比,太平基金规模不及上述这些基金公司的零头。
对于太平基金的管理层来说,在资源和流量明显流向头部大型基金的趋势下,留给太平基金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发展之路前途暗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证研。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