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资管报道之一:
高达85%基金业绩跑输大市
量化投资寒冬已至
过去10年里,量化投资策略似乎一直是令人兴奋的新兴投资领域,大量资金流入该行业,但目前许多投资策略都遇到了困难,不得不让人对这种策略产生质疑,甚至发出寒冬已至的感概。
野村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只有15%的量化共同基金跑赢了美国股市:这一表现甚至落后于传统的选股基金,而选股基金本身也表现平平。
知名对冲基金业绩落后
2019年,最为知名的对冲基金往往没能跑赢大盘。桥水基金的纯阿尔法基金在2019年表现平平,收益几乎为零。文艺复兴旗下的机构股票基金上涨14.2%,旗下的机构多元化阿尔法基金上涨4.7%。DE Shaw旗下的旗舰综合基金上涨10.9%,而专注于股票的基金则上涨5.5%。这些产品的收益率最好的还不及标普500指数当年收益的一半。
野村极讯量化策略主管约瑟夫·迈兹里奇认为,该行业正在经历“冬天”。他指出,这两年量化策略的表现“相当糟糕”。
全球最大量化基金之一的AQR资本管理主管阿斯内斯表示:这两年确实是量化的冬天,但冬天只是刚刚来临,不知道如何预测它们,也不知道它们何时结束,但只知道它们会发生。
行业出现裁员潮
一些公司正在裁员。对冲基金Worldquant的创始人图尔钦斯基曾预言,量化领域的深刻变化终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可尚未等到预言实现,Worldquant今年宣布裁员130人,并关闭5个国际办事处。
量化共同基金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AQR也宣布了新一轮裁员。过去几年,AQR管理的资产减少了近五分之一,跌至1860亿美元。
虽然正在经历寒冬,所幸该行业的表现并不是灾难性的。根据美国银行的数据,2019年量化共同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27.7%,而根据HFR的数据,量化股票对冲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11.8%。这比股市整体表现糟,去年标普500指数上涨近30%。但如果仅从绝对收益角度来考虑,则还算一个不错的年份。
根源在策略拥挤?
问题在于,这究竟是一段令人不安的短暂低迷期,还是有更广泛深刻的原因在起作用,量化策略是否也会在牛市中难以跑赢市场?市场对此解释各不相同,有解释为市场相同策略拥挤,从而削弱量化策略的有效性(又简称为策略拥挤),也有人认为这是债券收益率波动对某些市场信号的影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现象绝不是昙花一现。
AQR创始人阿斯内斯认为,从长期来看,尽管许多因子已经众所周知,但仍在发挥作用,这种交易策略的拥挤恰恰就是量化寒冬的痛苦所在。他指出,当量化寒冬来临时,每个人都试图解释为什么冬天来了。这就像是在说‘熊市会再次来临’。但你无法预测什么时候,如果坚持继续投资,往往能获得长期回报。
其他人则不那么肯定。沃尔夫研究公司量化策略主管罗印称,同意量化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但他认为,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侵蚀它们创造的高于市场的回报。
他认为,这些策略正变得越来越为人所知,因此阿尔法(超额收益)正在消失。这的确像是又一个量化的冬天,因为收益下降,策略拥挤现象将会减少,回报将会回来,但长期趋势是大部分阿尔法将会消失。
或因为相关性失效
也有观点否认市场策略失效是因为策略拥挤。华尔街投行野村极讯的迈兹里奇,对拥挤现象用来解释量化基金失败原因表示怀疑。他认为,债券收益率的暴跌扭曲了市场,使原本不相干的因子变得更加相关,以及量化基金调整头寸时会受到冲击,这些都是更好的解释原因。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宏观策略不在一般量化基金的风险管理范畴。
这可能意味着当前的寒冬不会持续,但更有可能的是,这意味着许多量化基金的投资策略将面临漫长的坎坷旅程。迈兹里奇警告称:阿尔法可能会回来,但你必须对宏观策略环境非常确定。如果低利率政策席卷全球,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环球资管报道之二:
宏观策略近十年挣扎谷底:
年化涨幅仅1.9%
宏观策略曾经是对冲基金行业的代名词。想象一下,一个基金经理对整个世界进行判断,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趋势进行分析,将货币、利率到股票指数等一切事物作为豪赌筹码,这显得多么运筹帷幄。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在20世纪20年代做过兼职,曾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捐赠基金管理资金。自此,有几位宏观策略基金经理声名鹊起: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成就了保罗·琼斯;1992年,对下跌英镑的狙击造就了乔治·索罗斯;2008年,率先清仓转持现金,让艾伦·霍华德闻名。
但是宏观策略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在挣扎。根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的数据,从1990年到2008年底,宏观策略基金经理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4%,大约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的两倍。但自金融危机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涨幅为14.7%,宏观策略指数年化涨幅仅为1.9%。
似已“穷途末路”?
许多知名宏观策略对冲基金似已”穷途末路“。索罗斯的公司已经转变家族理财室,并在2019年解雇了大部分内部和外部的宏观策略交易员。另一位对冲基金先驱路易斯·培根(Louis Bacon)已于2019年11月从该行业退休。他表示,他将把自己所管理的3只主要基金的外部资金返还给投资者,并退出交易。
一些知名的老牌基金也处境尴尬。2019年,宏观对冲基金的表现是自2014年以来最好的一年,彭博宏观对冲基金指数上涨6.4%。桥水联合的达里奥管理的宏观策略基金却没那么幸运,他的一只旗舰基金20年来首次出现亏损。自2011年以来,该产品年平均年回报率约为4%。
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在2019年上涨了29%,远高于大多数宏观策略基金。大多数拥有401(k)养老计划的投资者都可以进行买入并持有投资,这让华尔街的重量级人物感到很尴尬,而且他们通常收费昂贵,比传统的“2%管理费,加上20%的利润“收取得更多。公平地说,大多数对冲基金并不是简单地承诺高回报——他们宣传回报一致性。尽管如此,在漫长的牛市中,很少有客户会对1.9%的平均回报率留下深刻印象。
三原因导致失落的十年
宏观策略的一个问题是规模大小。宏观策略一度相对稀少,规模也相对较小,在寻找关键信息(如中央银行家们的想法)方面,也没有那么多竞争,资产规模的缩小意味着他们可以进行灵活交易,而不会因为价格变动太大而失去优势。而现在策略规模的上涨使得从前的优势不再。
然后是长期零利率带来的负面影响。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将基准利率降至几乎为零。尽管自那以后利率有所上升,但仍然很低。一般而言,基金经理可以很容易地从利率变动中赚钱,当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涨,他们还可以利用衍生品合约从利率上升中获利。但当利率几乎没有变化时,它们就陷入了困境。
科技发展也在减少宏观策略管理者的机会。信息流动得更快,基金要想保持领先就更难。基于算法的量化交易员能够迅速消除市场价格的差异,从而使潜在利润变得更小,而基金经理们也更难分辨出价格变动是算法还是人为干涉所致。
环球资管报道之三:
全球最大资管巨头规模首破7万亿美元
收入增速落后于规模
投资巨头贝莱德(BlackRock)的资产规模在2019年创下纪录,首次超过7万亿美元。这家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期净流入资金突破4000亿美元,创下资金净流入的新纪录。
投资者大量涌入贝莱德的固定收益产品和不断上涨的股票投资品,帮助贝莱德的资产规模在2019年底前升至7.43万亿美元,比2018年底时的5.98万亿美元高出近25%。投资者在2019年向该公司的基金投入了4280亿美元,是2018年的3倍多,比2017年创下的前一纪录高出16%。贝莱德股价今年以来上涨6.47%。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兴起推动贝莱德10年来大幅增长。如今,贝莱德不只是一家基金产品公司,它还为数百万人提供退休储蓄基金;为华尔街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提供用来监控风险的金融软件,投资触角也早已伸向主动管理和另类资产。
ETF及债券成为增长亮点
该公司强大的现金引擎持续运转。2019年流入的资金中,有1830亿美元流入了该集团的ETF,巩固了该公司作为2.2万亿美元ETF之王的地位。
资金流向反映了2019年投资者的选择。投资者越来越多地涌向债券产品,以对冲风险或押注债券增长。去年,投资者净买入2636亿美元的贝莱德债券产品,成为一大增长亮点。
为了吸引最广泛的投资者群体,贝莱德正在继续推动业务多元化,并在机构和个人领域寻找新的接触点。贝莱德吸引了248亿美元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以外的投资产品,这对该公司来说是一个日益重要的优先项目,因为该公司希望从私募股权市场中获取更多的资金。
行业竞争加剧创收难度
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激烈,已将最常见的基金费率推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在过去几个季度,新资金的涌入并不总是能带来更高的利润或收入,尤其是当公司的资产组合转向更便宜的产品时。一些基金的定价变化也侵蚀了贝莱德的收入。
2019年,贝莱德收入145.39亿美元,较2018年仅增长2.4%,相比较,2018年收入增长率为4.4%;而2017年收入增长率为10.92%。尽管贝莱德规模快速增长,但收入增速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
以去年第四季度为例,贝莱德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投资咨询、管理费用和证券贷款的季度收入增长了11%。不过仍有不少新业务亮点频出:贝莱德通过主动管理策略击败市场而获得的绩效费增长了139%。贝莱德向银行和其他机构出售软件,其中包括一套名为阿拉丁、用于评估管理金融风险的软件,帮助技术服务收入增长34.9%。
发力社会责任
贝莱德的成功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新的审视,其在市场的影响力,及作为代表投资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芬克表示,贝莱德达成管理资产7万亿美元的里程碑,并没有改变公司刚起步时对客户的责任感。而公司正在积极迎接变化。如果对管理的数据过于乐观,就会忘记自己的责任和道德目标。
该公司正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投资风险。贝莱德本月宣布,对那些没有按照行业标准提供完整环境责任报告的公司,它将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外界认为,这一立场的转变有助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并在投资界起到标杆作用。
环球资管报道四:
“美国领跑”现象不再?
新兴市场或反超
全球经济增长触底并在2020年缓慢回升,美国的增长势头有可能落后于世界其它地区。同时,随着美股创下新高或很快见顶,历经9年熊市的新兴市场或将有更优表现。
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出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太平洋(601099,股吧)投资管理公司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1%左右。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全球经济顾问费尔斯表示:全球其它地区经济将领先美国。若从全年看,摩根大通公司全球经济学家迈克尔·汉森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2.3%放缓至1.7%,而全球经济增速将稳定在2.5%左右。
外界预期,2020年的经济情况将与过去两年的情况形成反转,当时因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而提振了美国的市场需求,而其他国家的经济较为疲弱,并受到他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拖累。现在,正是这一情形扭转的时刻。
中国复苏强于预期
已经有初步迹象表明,2020年的增长将从美国转向世界其他地区。美国就业市场在2019年结束时有所减缓,12月份的就业人数和工资增长放缓,失业率稳定在3.5%的50年来最低水平,难以再降。此外,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问题,可能会使美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下降约0.5个百分点。
穆迪分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说,更重要的是,今年11月总统大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阴云将笼罩美国经济全年。企业将把注意力集中如何应对选举可能出现的意外,并因此倾向于推迟支出计划。考虑到特朗普和民主党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政策分歧,今年的情况可能尤其如此。
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主要制造业指标在中美达成贸易协定后趋于稳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投资自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增长。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费尔斯表示,未来几个月的全球需求将更多地依赖中国和德国等国,而不是美国。美国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会加入到这种温和的经济复苏中来。
新兴市场或将反超
自2011年见顶以来,新兴市场可谓经历了9年的熊市。2010年至今,新兴市场的表现一直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较标普500指数的涨跌幅差值多达180%。
但新兴市场的前景正开始变得光明。自2019年12月中美贸易达成贸易协定消息传出,新兴市场指数突破1100点的阻力位,触发了不少技术分析师所认为的买入信号。不少技术分析师认为,2018年的高点1250点是下一个关口。
不少技术分析指标显示,随着动能向好,一旦新兴市场指数的走势越过9年的下行趋势,新兴市场的新一轮牛市就或许出现。如果周期转向上行时,新兴市场甚至可能在7至9年内的表现应该会更好。
不过,新兴市场的波动性一向较大,相对美股既有暴涨也有过暴跌。从1974年的峰值开始,新兴市场经历了一个7年的相对熊市,新兴市场相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暴跌82%。从2002年到2010年,新兴市场长达9年的牛市,使该指数的表现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高出近300%。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