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盛同享基金经理张谊然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了Libra白皮书,正式宣布将于2020年上半年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Libra。白皮书称,“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作为数字货币的一种,背后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的繁荣以及算法的提升等多重技术层面的加速发展对于数字货币的推出及发展奠定了技术的根基。同时,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宏观、货币环境的变化助推了数字货币的发展。
图:比特币价格V.S.负利率债券规模
首先,从技术层面,支付环境非现金化意味着数字货币的发展不可避免,全球主要央行也在研究发行数字货币,与此同时,非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如比特币、Libra也层出不穷。聚焦回到Libra,其依托于Facebook的生态圈,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核心,并以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作为储备资产,形成一种跨境自由流动的货币,用于满足Facebook体系下的支付功能,并且随着其发展,有可能演化发展满足储值、记账单位的功能,这将形成一种依托于互联网机构信用的非主权货币。
其次,从宏观层面,数字货币的兴起与负利率债券规模似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负利率的出现,本质是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金融机构补贴实体经济,而期望实体经济好转再反哺金融机构。但事实是,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多催生的是资产价格的需求,而非实体经济的复苏,这就导致本轮全球低利率环境维持的时间比过去任何一轮都要长,并严重侵蚀了金融机构的盈利缓冲垫。负利率的背后隐含着对现有货币体系的隐忧。回顾货币的发展,从实物(贝壳类)到金银,再到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本质依托的是对货币发行主体的“信任”。在现代货币体系中,即由中央银行或者财政部依托于政府信用发行本位币,通过银行信用派生扩张形成广义货币,实现货币的支付、储值、记账单位功能。这套体系运行的核心在于政府-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之间信用链条传导流畅,也就是今天央行透支的信用能够通过未来的经济增长弥补。然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持续的货币宽松并未传导至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复苏,相反,无法完全退出的量化宽松以及越来越多经济体的利率降至历史极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利率。当“负利率”无法将经济重新带入增长-信用扩张的正循环,同时伴随着全球债务持续攀升,而中央银行被“绑架”只能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承担“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将逐步侵蚀以中央银行/政府信用背书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的兴起一定程度是投资者在对冲现有货币体系的“尾部风险”。
最后,数字货币的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数字货币特别是非主权数字货币的争论与金融监管将伴随着其发展。Libra推出后,很快就遭到了美国国内和各国监管机构、央行的猛烈“炮火”。包括Libra的合法性以及其依托于区块链的安全性等问题。数字货币作为移动支付技术创新的一中产品,有其顺应时代的必然性,但同时,如果未来数字货币真的成为一种“货币”,从防止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对其的监管也将必不可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