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突破性进展!首批两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进军8500亿顾问管理市场,还有9家在路上

2019-03-28 10:33:36 和讯名家 
突破性进展!首批两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进军8500亿顾问管理市场,还有9家在路上
  外资私募在中国的业务又有突破性进展!

  近日,路博迈投资和富敦投资正式获得在境内开展投资建议服务资格,即拿到了投顾资格,成为首批获得此资格的外资机构。

  外资私募拿下投顾资格,意味着正式打开了与国内银行合作的大门,银行可以直接聘请外资私募作投资顾问,这将对本土私募产生不小的冲击。

  私募投顾资质存在“3+3”的门槛,即至少有3名工作人员有不少于3年的可追溯业绩。银行资金的投资顾问业务是一块“大蛋糕”,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近年来不少中小私募四处奔走,招聘投资经理,甚至采用借人、挂靠等方式以达到投顾人数。

  目前已有富达、瑞银资管、贝莱德、桥水等17家知名外资机构登陆中国,从成立时间来看,除去路博迈和富敦外,满足投顾资质第一条“登记满一年”要求的还有瑞银资管、富达、英仕曼、贝莱德、施罗德等9家机构。如果上述9家机构满足“3+3”资质的话,也有望快速拿到投顾业务的资格。

  两家外资私募拿下投顾资格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查询基金业协会的备案信息发现,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是否为符合提供投资建议条件的第三方机构”一栏中已经变更为“是”,即两家外资私募已正式拿到了投顾资格,成为首批获得此资格的外资私募。

路博迈投资CEO 刘颂表示,“路博迈在中国的业务又迈出了一大步,这是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的最好例证。相信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开展业务,与本土同业展开良性竞争,不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进步,更是对财富管理需求越来越大的投资人负责任的态度。”
突破性进展!首批两家外资私募获投顾资格,进军8500亿顾问管理市场,还有9家在路上
  路博迈投资CEO 刘颂表示,“路博迈在中国的业务又迈出了一大步,这是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的最好例证。相信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开展业务,与本土同业展开良性竞争,不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进步,更是对财富管理需求越来越大的投资人负责任的态度。”

  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路博迈于 2017 年 11 月登记备案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已于 2018 年发行了第一只债券基金。富敦则是在2017年9月登记备案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截至目前,富敦发行了富顿中国A股绝对收益策略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打开与国内银行合作的大门

  资管新规明确,私募基金可以作为投资顾问为更广泛的资金来源提供资管服务。

  外资私募拿下投顾资格,意味着正式打开了与国内银行合作的大门,银行可以直接聘请外资私募作投资顾问,这对本土私募而言将产生不小的冲击。

  “路博迈已于2018年发行了第一只债券基金以及QDLP产品。今年已推出第二只债券产品,并计划发行A股量化和多元资产产品。”刘颂表示,“可以开展投资建议服务后,我们也有机会与更多本土机构合作,强强联合,达到双赢效果。”

  去年底证券私募管理的总规模为2.2万亿。据格上理财数据显示,证券私募顾问管理总规模约8500亿元,占比达35%。显然,顾问管理的规模在私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若要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投资建议服务,申请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1、已成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满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

  2、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最近三年无不良从业记录。

  所谓的“3+3”资质,即是至少有3名工作人员有不少于3年的可追溯业绩,其中业绩情况需要经过托管、审计等公允机构出具相应的产品报告或其他证明材料予以证明,对不少中小私募而言,具有一定的门槛。

  银行资金的投资顾问业务是一块“大蛋糕”,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近年来不少中小私募四处奔走,招聘投资经理,甚至采用借人、挂靠等方式以达到投顾人数。

  还有9家外资私募有望快速获批

  路博迈和富敦投顾业务的获批,也使其他外资私募看到了希望。

  继3月初联博汇智在基金业协会完成注册登记,目前已有富达、瑞银资管、贝莱德、桥水等17家知名外资机构登陆中国。据统计,其中已有14家成立了30只产品,涉及股票、债券、量化、多元策略等不同类型,外资巨头已经逐步成为国内资管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对于外资私募而言,投顾业务显然是一块重要的业务收入来源。

  从成立时间来看,除去路博迈和富敦外,满足投顾资质第一条“登记满一年”要求的还有瑞银资管、富达、英仕曼、贝莱德、施罗德等9家机构。如果上述9家机构满足“3+3”资质的话,也有望快速拿到投顾业务的资格。

  “外资巨头强大的品牌效应在投顾业务上,显然对本土机构将形成一定的压力,对中小私募而言将形成不小的冲击。”深圳一家大型私募负责人说。

百万用户都在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