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芊
英资系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募将给市场带来哪些新的火花?
今年6月,施罗德基金获批展业,拥有两百余年历史的英国资管巨头正式入局中国公募市场。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
张兰表示,施罗德投资集团是一家专注主动投资的机构,将追求长期阿尔法作为核心理念。在她看来,集团百余年的投资经验证明,想要熨平波动,实现稳健收益,做好合理的资产配置颇为关键,而多元资产类产品风险可控、回报稳健,适合作为家庭理财的核心资产进行配置。作为全球多元资产投资的佼佼者,施罗德基金正在积极落地多元资产的本地化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作为国际资产管理巨头,施罗德投资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张兰:施罗德投资集团于1804年成立于英国,至今已经平稳运行了两百多年。集团有五大价值主张:
第一,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摆脱对短期业绩的过度追求。我们在全球管理超过6万亿人民币的资产,专注主动管理。作为一家坚守主动管理理念的机构,我们追求的是长期阿尔法。
第二,风险驱动的多元投资。在全球多元资产管理领域,施罗德投资集团是拥有全球最大的多元资产投资团队的机构之一,聘请了超过100名投资专家,专注于各主要金融市场。
第三,作为一家纯粹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贯彻“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通过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第四,我们重视与客户经营好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第五,在可持续投资领域,整个集团已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融入到了各主要产品的投资流程当中。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多家外资公募的展业进程都在提速,施罗德基金计划如何凸显自身特色?
张兰:我们在中国市场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了,集团明年将迎来在中国的30周年。施罗德投资集团对中国市场是高度重视的,从2005年开始,集团就开始投资A股,2006年获批并开展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投资中国,也为中国投资者管理海外组合。我们对中国市场积累了相当深的经验,在中国的合资公募交银施罗德基金运作也很成功。施罗德基金成立后,有了本地投研团队的加持,我们对于在A股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可靠的超额回报更有信心。
此外,多元资产投资也是施罗德基金的特色之一,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本地化多元资产的投资方法。多元资产投资在集团也有着成熟的体系,公司在这方面颇有心得,我们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承受力,设计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许多机构投资者也可以借鉴我们的资产配置模型。
证券时报记者:风险管理是外资投资机构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能分享一些施罗德基金在风控方面的经验吗?
张兰:施罗德基金的风险管理贯穿了整个公司的流程,我们的风险控制体系有三道防线,受到集团内部审计的监督,并由此形成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与公司业务特点、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覆盖所有业务及流程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作为一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金融机构,施罗德投资集团经历了各种市场挑战,且一直保持着韧性,这表明我们有强大的风险控制文化。
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对风险控制有着较高的标准,这也将应用在施罗德基金上,并积极将这些风控的框架本土化。
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受到热议。结合海外经验,你认为应当如何帮助投资者提升获得感,实现长期的财富增长?
张兰: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有几点:首先,我们无法改变人性,投资者通常会在市场中追涨杀跌。在这方面,我认为在海外的经验是有参考价值的。在海外,财务顾问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帮助投资者厘清投资思路,降低诱惑的影响,减少错误的买卖决策。
其次,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多元资产混合型产品可能更适合一般投资者的需求。这种产品的特点是在市场下行周期中表现相对较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地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回报。家庭财富组合通常包括核心资产和一些次要资产,多元资产混合型产品适合作为家庭理财的核心资产,专业投资团队会帮助投资者把握不同资产的价值和市场周期,让产品的净值曲线更加平稳。
证券时报记者:在国内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时,是否会增加居民选择基金产品的难度?
张兰:波动在任何市场都是存在的。例如,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市场指数下跌了近50%,但随后逐渐恢复,这也体现了长期投资的优势。
长期资金的优势在各个市场都适用。基民的投资难点在于容易受市场热点的影响,当大家都在追涨时,他们会积极跟进;但是当市场下跌时,他们往往无法及时撤退,进而蒙受损失。长此以往,不免失去投资信心。长期来看,如果投资者能够坚守,长期投资还是有机会获得回报的。社保基金等机构之所以能够获得稳定的回报,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长期持有资产,即使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也能坚守。作为资产管理机构,我们希望投资者能够更长期地看待市场,认识到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