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对冲管理工具再扩容 海外资本加码A股获新动能

2022-08-10 01:53: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海外资本投资A股的风险对冲管理工具再度扩容。

本周初,首批A股结构性产品——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在港交所上市,为海外资本投资A股大盘股提供全新的风险对冲管理工具。

“加之此前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衍生品的面世,如今海外资本无论配置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拥有日益丰富的衍生品对冲持仓风险。”一位香港私募基金负责人向记者指出。这将有助于越来越多不同类型海外投资机构进入A股市场。

记者多方了解到,鉴于新兴市场股市波动较大,众多海外大型资管机构要求委托投资机构或自营部门必须在拥有相应风险对冲工具的情况下,才能涉足相关新兴市场股票投资。因此,随着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与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相继面世,将很大程度满足他们配置A股的持仓风险对冲需求。

一位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已开始根据自身A股持仓组合,研究如何用好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对冲持股风险。

“此外,考虑到近年A股小盘股表现相当活跃,我们也在探索使用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为我们加码小盘股投资保驾护航。”他指出。目前,他们特别看重这两大衍生品的交投活跃度与流动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持仓风险对冲策略成败。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香港交易所结构性产品市场的平均每日成交额达到179亿港元,占同期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的约13.4%,令香港成为全球交投最活跃的衍生品产品市场之一。此外,7月下旬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面世以来,交易流动性也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一位国内大型量化投资私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将加快海外量化投资机构布局A股投资的步伐。鉴于境内量化投资仍能创造约20%的年化超额回报,众多海外量化投资机构纷纷对境内市场中性策略的高超额回报羡慕不已,如今上述两大金融衍生品相继面世,将令他们量化投资策略在A股市场更有施展空间。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这些海外量化投资机构未必会很快进入A股市场,因为他们需要先开展模拟交易,测试他们量化投资策略在A股市场能否实现良好回报。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在6月净流入726.9亿元人民币后,7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流出233.77亿元人民币。

在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看来,北向资金短期波动不意味着海外长期资本流入A股的趋势将被改变。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与A股价值洼地效应日益显现,越来越多海外大型资管机构正计划加仓A股,作为对冲全球经济衰退与欧美股市回调风险的避险港。

海外长期资本投资顾虑消除

“7月下旬以来,海外资本投资A股的风险对冲管理工具突然丰富起来。”上述香港私募基金负责人向记者直言,先是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衍生品面世,本周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也登陆港交所,这两款衍生品恰恰解决海外资本投资A股大盘股与小盘股的风险对冲需要。

记者获悉,以往当海外资本预判A股指数下跌时,只能通过减持A股持仓避险,但这种做法未必能赢得海外养老基金等长期投资机构出资人的认可。因为这些长期投资资本更希望自营部门或委托投资机构基于基本面研究与长期投资理念,通过精选个股长期持有获取可观的投资回报,若投资机构频繁进出A股,这些长期投资机构出资人会认为投资机构更侧重“择时交易”,不愿再追加投资。

在这位香港私募基金负责人看来,随着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与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相继面世,上述难题正悄然迎刃而解。

“目前,一些受托管理欧美养老基金资金的香港私募机构已开始采用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对冲他们持有的A股大盘股价格波动风险。”他指出。此举的好处,就是香港私募机构无需频繁进出A股,只需通过长期持有+风险对冲策略锁定预期投资回报同时,有效降低A股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性。

记者多方了解到,尽管欧美养老基金等长期投资机构允许新兴市场投资组合出现较高的波动性,但他们反对这些投资组合“裸奔”——即在缺乏风险对冲工具的情况下,被动跟随市场变化而出现净值剧烈波动。因此,上述两大金融衍生品的面世,也能打消他们对A股市场的投资顾虑。

目前,部分海外投资机构正通过QFII/RQFII等渠道,开始探索通过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产品对冲陆股通渠道下的小盘股持仓风险。

在前述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经理看来,若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产品创造良好的持仓风险对冲效果,这些海外投资机构将更有底气向海外长期资本募集更多资金,助力更多全球资本流入A股。

“事实上,不少海外长期资本对加码A股投资充满兴趣,但鉴于此前风险对冲工具缺乏,无形间限制他们的A股配置力度,如今这种状况将彻底扭转,越来越多海外资本一旦拥有衍生品对冲风险,将投入更多资金采取指数化配置+精选个股策略,获取更高的A股投资回报。”他指出。

对冲管理工具丰富化趋势明显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与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的相继面世,还预示着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正从简化海外投资者入市程序与投资便利化,向进一步丰富风险对冲管理工具“延伸”。

此前,中国央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引导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参与境内利率互换产品投资,有效满足境外投资者的利率风险对冲管理要求。

一位境内私募机构经济学家表示,这预示着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正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欧美市场,众多投资机构在决定配置新兴投资品种前,都会寻找是否存在相应风险对冲工具帮助他们规避各类市场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股与境内债券风险对冲管理工具日益丰富,海外资本加仓人民币资产的热情还将稳步提升。”他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资本争相参与境内股票债券风险对冲衍生品投资,无形间给境内金融机构构成更强的竞争压力。

“随着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有些量化投资策略的超额收益率将很快回落。”前述国内大型量化投资私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此外,海外资本或带来更先进的量化投资策略与更独特的交易模型,令境内金融机构面临更高的市场竞争压力——稍不留神境内金融机构可能会损失惨重。

也有量化私募机构人士指出,尽管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令衍生品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但境内私募机构也在通过策略迭代获取新的竞争力,比如对Alpha策略量化私募产品而言,中证1000指数属于投资风格、行业暴露更加均衡,权重更加平均的指数,这意味着围绕中证1000指数期货期权开展风险对冲与指数增强投资的超额收益或许更高,未来越来越多私募机构或使用中证1000指数中性策略增强其产品收益,令境内私募机构的投研竞争力未必会输于海外投资机构。

一位券商衍生品投资部门人士透露,目前市场更希望境内外投资机构各显神通,令A股投资风险对冲管理策略呈现百花齐放格局,这将有助于境内外更多资本流入A股,助力境内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植 编辑:张星)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